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苏梅)近年来,思茅区云仙乡曼东山村立足本村实际,在积极优化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盘活闲置资产招引企业、整合撂荒地建设产业基地,把平台建在群众身边,不仅让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增资、增效,也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近日,走进位于曼东山村的普洱咖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数十名工人分布在流水线上紧张有序地操作着机器,车间里一派忙碌的景象。 “我是昭通人,来普洱已经10多年了,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正式落户曼东山村,通过维修改造村里闲置多年的老卫生院后进行使用,减少了50%以上的投资。公司主要生产柠檬果脯即食片,柠檬种植基地已达1000亩,如今订单量持续攀升,前景十分光明。”普洱咖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学康介绍。 普洱咖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引入,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村民从事基地管理及柠檬削皮、加工、包装等工作,每月可获取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报酬。 村民汤世明就是受益者之一。“我们村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很适合种植柠檬。普洱咖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看我柠檬种得好,每个月发给我4000元工资,让我管护柠檬基地。”汤世明说,为了提高柠檬品质,他从烤烟合作社购进1000张黄板安装在柠檬地,加之烟站技术员的指导,经过精心管护,他管护的柠檬挂果率逐年增加,种植效益提高了不少。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