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聚焦组织力提升,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通过党建引领乡村道路治理、警务服务等具体措施,构建起“同心凝聚、同脉相连”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林玲 高新印)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文武镇丫口村党总支以党建为纽带,通过“党建引领定方向、村民自治添动能、党群携手促长效”三步走,探索乡村道路治理新路径。 加强党建引领,党旗指明方向。丫口村党总支结合全村实际,把爱路护路行动作为基层治理的“破题点”,依托党员志愿服务队,以16个村民小组为单元,将34公里乡村道路进行划分,村组道路管理到组,明确2名护路员日常管护。针对重点道路隐患路段,村党总支定期排查,动员党员、小组长、驻村队员等力量,把主题党日搬到爱路护路一线,组织党员开展“清塌方、疏沟渠、排隐患”行动。 巧用村民自治,凝聚民心民意。村党总支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征求全体党员群众同意,将爱路护路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定期组织爱路护路行动,引导群众维护自家门前和村组公共道路。同时充分发挥丫口村现有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治理模式,定期深入村组群众,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对于部分村组损毁道路的修复意见,并请镇级共商。通过“群众提、党员议、共同决”工作法,为全村爱路护路行动出谋划策,让村民成为村组道路的参与者,凝聚全村党员群众力量,为后续工作开展筑牢群众基础。 党群齐心上阵,共绘美好生活。村党总支主动作为,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员发挥示范作用,村委班子成员按照片区召开群众会,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爱路护路行动。党小组长组织各村民小组党员群众轮流参与集中攻坚行动,明确道路修复标准任务,做好用工统计并公示,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村干部、驻村队员定期排查,跟进道路管护整治,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