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景)近年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民情前哨”“流动探头”优势,积极引导快递小哥、外卖骑手融入“基层治理志愿者”“食品安全监督员”等角色,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实现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双向赋能、同频共振。 建强“新”组织,搭建共治平台。坚持“行业发展到哪里,党建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和“管行业也要管党建”的要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抓、主管单位负责抓、各行业党委(党组)具体抓的“3+N”工作体系。建立常态化摸排、动态化组建机制,深入开展“两个覆盖”摸底,全面摸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人员结构、党员数量、经营情况,选派5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开展党组织建设等工作,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搭建基层治理平台。目前,确定纳入党建基数的新业态企业15户,通过新建县级快递物流联合党支部、网约配送行业党支部,党组织覆盖率提升至73.33%。 做优“新”服务,凝聚共治力量。健全完善诉求收集、办理、反馈机制,联合行业部门、群团组织,出台“暖新10件实事”硬举措,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宣传、爱心慰问、就业指导等10项综合性服务项目,成功举办首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运动会、挂牌成立“小哥”食堂、筹措慰问金1.89万元,完成63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走访慰问。以做细做实暖“新”服务为发力点,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职工之家整合8个暖“新”阵地建设,将充电、歇脚等基础服务嵌入暖“新”阵地建设中,为广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热能纳凉、冷能取暖、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的暖“新”港湾。 激发“新”动能,构建共治格局。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充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职业优势,通过采取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两员两亮”工作举措,强化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角色引导、服务升级。2024年以来,共发现并反馈基层治理问题线索116条,现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4个,协同部门、社区共同解决人行道受损、垃圾乱堆、车辆乱停等治理难题100多个。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