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自身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种植花生、鲜食玉米、葡萄等农产品,推动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陈伟 杨玲翠)近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向6个乡(镇)595户蚕农发放优质蚕种1280张,预计产茧量可达50吨,为全年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应对劳动力减少、桑园老龄化等问题,墨江县茶特发展中心提前摸排需求,联合合作社推行“集中订购+精准配送”模式,对偏远地区农户提供上门送种服务,确保蚕种发放全覆盖。各乡(镇)技术员到墨江方欣茧丝绸有限公司领取蚕种后陆续送至养蚕户手中。每张蚕种均标注品种、催青日期及技术指导热线。今年,墨江县主推的优质品种单产比普通品种高,为农户增收提供了保障。 前来领取蚕种的联珠镇象鼻村村民张秀芬开心地说:“我代表联珠镇来领蚕种,领了117张,我自己也是养蚕户,去年养了46张,收入10万余元。” 近年来,墨江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除了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还保障了蚕茧的稳定收购,给蚕农吃下了“定心丸”。同时,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蚕桑产业发展。2024年,墨江县蚕茧产值达1321万元,村集体增收6万余元,2025年,预计总产值将突破1400万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