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自身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种植花生、鲜食玉米、葡萄等农产品,推动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本报讯(通讯员 董建华 付会 刘梦星 文/图)近日,走进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葡萄采摘园,一串串饱满圆润的黑提葡萄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有游客正在采摘葡萄,感受丰收的“甜蜜”。 葡萄成熟期间,葡萄园同步推出采摘体验活动,慕名而来的游客手提篮子,握着剪刀穿梭在藤蔓间,体验葡萄采摘的乐趣。“这儿的葡萄又大又好,口感也不错,我经常带朋友来摘。”游客金阿转说。 那柯里葡萄采摘园负责人廖金存介绍,该园种植的葡萄品种为黑提和阳光玫瑰。为了延长葡萄的采摘周期,葡萄园利用分时段修剪、施肥的方式,将葡萄的成熟期分为夏、冬两季,每年4月到次年1月期间,葡萄错峰成熟、分批上市。 在果园的另一个角落,翠绿的葡萄藤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叶片下是一串串尚未成熟的葡萄。修剪是葡萄种植的重要技术环节,务工人员穿梭在葡萄架下,用剪刀剪去多余小果和畸形果,让葡萄树能够集中养分,培育出更大、更甜的葡萄果实。为了种植出高质量的葡萄,该园采取大棚栽培、施用有机肥、果实套袋和滴灌技术等方式种植,并聘请附近村民精细化管理葡萄种植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果品的健康与生态。“农闲季节来葡萄园修果,让我多了份收入。”当地村民李梅芬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