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党建 >> 正文



驰而不息强作风树新风 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来源:《普洱日报》 郭春祥 时间:2025/06/20/ 10:10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郭春祥)作风建设关乎事业兴衰,新风正气引领发展征程。近年来,普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动摇,以主题教育、党风廉政教育、专项治理、清廉建设等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驰而不息强化作风、树立新风,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固本培元激发改革发展动力活力

“要不断深化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示警,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久前,普洱市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大会。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通报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

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市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作出全面部署,引领带动各地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各县(区)各部门一体推进学查改,以优良作风激发改革发展动力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市各级党组织将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会、廉政党课、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从思想根源上筑牢纪律防线。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强化警示教育震慑作用,选取近年来查处的“四风”问题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根源,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镇沅县自然资源局国土整治中心原主任张某违规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礼金问题……”每逢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前夕,市纪委监委均及时下发工作提示,明确廉洁过节要求,并通过“清廉普洱”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严明纪律规矩。

“四风”问题是作风问题的集中表现,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紧盯关键节点和“关键少数”,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违规饮酒、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易发多发问题,加大明察暗访、专项检查力度,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今年以来,全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8件65人,公开通报4批次9起典型案例,充分彰显了市委、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一严到底纠治“四风”问题的坚强决心。

靶向发力推动基层减负走深走实

“以前,村委会内外墙上挂着各类牌子20余块。现在,摘除了室内功能室标牌,牌子少了工作也精简了,我们为群众办事服务的时间更充足了。”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镇学堂村党总支负责人向前来监督检查的纪检监察干部感慨道。

学堂村的新气象,得益于镇沅县纪委监委监督护航一系列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举措。

基层减负是激发基层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基层减负专项整治监督护航行动,紧盯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责任转嫁等加重基层负担的顽瘴痼疾,强化靶向监督。推动建立健全会议、文件、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管理和审批报备制度,大力倡导合并同类事项、压缩频次规模、提升工作实效。

严肃查纠在落实减负政策中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甚至“明减暗增”等问题,坚决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蔓延。

通过深入基层一线“蹲点式”调研、畅通举报渠道、开展减负效果“回头看”等方式,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评估减负实效,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减负减到干部群众心坎上,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谋发展、服务群众。

“风清则气正,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系统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成果,为基层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厚植根基涵养新时代廉洁文化沃土

走进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班母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漂亮的小楼,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宽阔整洁的水泥路穿村而过,村规民约以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红白事外一律不办”“禁止婚嫁陋习杜绝天价彩礼”等文明标语随处可见,移风易俗的新风扑面而来。

“过去几年,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存在红白事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陋习,现在更新了村规民约,家家户户都按规章办事,避免了攀比,减少了铺张浪费,社会风气越来越好。”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岩理由衷夸赞道。

乡村振兴离不开精神文明的滋养。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在部分农村地区,虽然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但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待加强、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在此基础上,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为抓手,以社风民风同乡村文明互促共进为切入点,重点瞄准群众愿意接受、经常涉及的问题,突出先引领、再治理,精准靶向开展移风易俗点题整治。

围绕《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深化清廉普洱建设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由市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对照牵头监督事项,整合联系县(区)纪委监委和派驻机构纪检监察组的力量,统筹推进日常监督、调研监督、问题派单监督,推动移风易俗整治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此外,全市积极探索自治道路,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为载体,推广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把移风易俗细化到庭院卫生、孝老敬亲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常事上,开展积分制、红黑榜等活动,把治理陋习与转变观念结合起来,让群众既改变行为,又提升认识,以清风正气、文明乡风有效抵制歪风邪气。






上一篇:思茅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扎实 ... 下一篇:以清风正气涵养普洱文明新貌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