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思茅区依托资源禀赋,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等举措,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收入持续增长、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多赢局面。
本网讯(通讯员 徐晓芳 成佳蕊 罗嘉)今年以来,一批批探访林下中药材种植的游客走进思茅区淞茂谷基地,了解当地的“绿富密码”。
思茅区位于普洱市南部,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6.04%,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之一。近年来,思茅区依托生态资源,以科技创新实现野生药材仿生种植,不仅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淞茂谷基地是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的获国家批准的林下利用野生珍稀药材基地。沿基地步道前行,龙血树挺拔而立,剑形叶片舒展,石斛丛中绽放着淡黄色的花朵。看到此景,来自四川的游客冯成全说:“普洱这个地方生态特别好,很适合康养旅居。来淞茂谷不像逛景区,倒像闯入了中医药典籍里的立体画卷,空气里弥漫着药香,体验感很好!”
据淞茂谷基地相关负责人张天朝介绍,基地采用立体空间仿野生种植模式,不施化肥农药,水分源于天然雨水和森林山泉。此模式不仅可以保护原始森林生态,还使药材有效成分接近野生品质,深受市场青睐。
龙血树、石斛、滇黄精、余甘子等珍稀中药材曾因野生资源稀缺而面临市场供应困境。淞茂谷基地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在国内率先突破多项野生药材林下繁育技术瓶颈,使其在自然环境中规模化生长。目前,基地已有林下中药材种植3320亩,严格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标准管理,确保药材绿色有机、品质上乘。
张天朝介绍,淞茂谷基地还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户发展林下种植,户均增收超4万元。此外,基地每年精深加工龙血竭、石斛等产品300余万盒,产值达1.28亿元,辐射带动普洱市及周边地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近年来,淞茂谷基地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推出集中医药观光、养生体验、文化研学于一体的康养旅游项目,游客可近距离观察龙血树、品尝药膳药饮等。目前,基地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600余万元。未来,基地还计划打造“一谷、二带、三区、四片”布局,建设生物药业种植带和茶马古道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带,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距淞茂谷基地不远处的良宝益康林下种植基地,百部、滇重楼、白及等道地中药材在智能喷淋系统与天然腐殖土的共同滋养下蓬勃生长。
通过与周边农户签订租赁协议,普洱良宝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集约化运营500亩林地,重点发展白及、滇黄精、百部、重楼等特色中药材的林下种植,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思茅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红萍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充分盘活林地资源,积极探索优化林地流转机制,继续研究出台政策支持,打造‘林下种植+生态旅游’的特色品牌,让群众从旅游服务、林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增加收入,共享‘绿色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