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普洱市通过党建引领、技术帮扶、生态治理等措施,实现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农民增收。仲夏时节,行走在普洱的绿水青山间,一幅产业蓬勃发展、生态诗意栖居、百姓喜笑颜开的“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鲁红梅 文/图)近日,走进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化镇的田间地头,成片的烤烟长势喜人。当前正值烟叶管理关键期,在政策支持和技术保障下,烟农全力做好烤烟大田管理,为丰收打牢基础。
政府出台的每亩15元地膜补贴政策成了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据统计,今年德化镇覆膜烟田面积从零星分布跃升至1800亩。这一政策不仅有效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烟苗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与此同时,滴灌技术推广成果斐然,在政府的支持下,应用面积达1000亩,实现水肥精准控制,为烟叶产量与品质双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培土要抓住烟株团棵期至旺长期,促发新根;针对这种山地烟田,培土高度必须达到35厘米以上,形成高垄,要确保土壤细碎、严密覆盖根部;操作流程要严格遵循‘先揭膜、后除草、再培土、最后清沟’的步骤,同时做好病害早发现、早防治。”技术员陈增伟向烟农们进行了细致讲解。
在烟株团棵期至旺长期的关键节点,中耕揭膜培土工作至关重要。德化镇烟叶工作站迅速行动,到干田村烟田组织现场技术培训。“这次培训全是实用的‘干货’,尤其是培土高度和操作顺序,对我们山地种烟帮助太大了。”参加培训的烟农张世春说。
据了解,今年德化镇390余户村民种植烤烟达6500余亩。为实现全年生产目标,德化镇将持续强化技术指导和精细化服务,全力保障烟叶优质丰产,推动烟农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