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体悟民族团结奋斗的伟大力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7月4日,普洱市第13期中青班全体学员奔赴红色印记深厚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镇及承载民族团结光辉历史的普洱民族团结园,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主题党日活动。
探源红色根脉,砥砺初心使命
在思普革命纪念馆、曾蒋烈士纪念园,学员们仔细聆听讲解,仿佛置身于那段为民族独立与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幅幅定格历史瞬间的图片,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与对各族人民的深厚情感。
感悟团结伟力,铸牢共同体意识
学员们走进普洱民族团结园,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在庄严肃穆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前,学员们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在革命精神浸润的空间里回荡,大家深刻认识到,正是党的坚强领导与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才奠定了今日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实基础。
凝聚奋进力量,强化责任担当
本次主题党日,既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红色洗礼,更是一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课。学员们深化了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时代内涵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中青年干部,必须自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维护者和模范践行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今日汲取的丰厚精神滋养转化为奋进动力,把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岗位实践,为不断巩固和发展边疆地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学员心声
学员黄进菊:在普洱民族团结园再一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深受震撼与教育。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们都是收信人,我将牢记嘱托、不负期望,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肩负起传播普洱民族团结声音、讲好普洱民族团结故事的时代责任,用真情实感凝聚人心,以扎实工作践行使命,让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承载的初心与承诺,在新时代焕发更强大的感召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宣传力量。
学员潘翔: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站在历史新起点,接过的是沉甸甸的接力棒,更是一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重要回信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让民族团结的精神丰碑永远屹立在普洱大地,为强国征程筑牢边疆同心堡垒。
学员段坚:伫立在民族团结誓词碑前,我们庄重地重温“一心一德、团结到底”这掷地有声的誓言,愈发深切地体悟到,边疆稳定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作为党员,我们应以碑为镜,如同精心守护碑铭一样,用心呵护各民族之间的手足深情。在产业发展与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忠诚与实干续写边疆长治久安的时代答卷。
学员袁仕能:站在宁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前,“一心一德、团结到底”的誓言如穿越时空,直抵心灵深处。步入思普纪念馆,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仿佛引领我穿越时光,目睹了解放战争时期普洱各族儿女共同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作为一名拥有十八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身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将永志不忘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赓续红色革命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初心使命,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员王金熙:革命先辈在磨黑艰苦奋斗的历史,民族团结誓词碑承载的庄严承诺,启示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密不可分。我们要不断检视初心,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具体落实到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各项工作中去。
学员段宝国:站在民族团结誓词碑前,“一心一德,团结到底”的誓言仿佛在耳边回响。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书。作为中青年干部,我们要传承好这份精神契约,在工作中主动做促进民族团结的“黏合剂”,用心用情服务好各族群众,让团结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得更加绚丽。
学员郭云天:参观宁洱县磨黑镇思普革命纪念馆,如同翻开一部用血与火铸就的壮丽史诗,我们在泛黄的文献、斑驳的实物前驻足,仿佛看见思普地区革命先烈们在血与火的岁月里,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斗争。这段浸染着忠诚与信仰的革命历史,深刻昭示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将把思普革命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干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初心践使命,用行动续华章。
学员刘紫亮:追寻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历史印记,先辈们歃血为盟的誓言,不仅是团结一心跟党走的见证,更彰显着共产党人凝聚各族人民的初心使命。作为新时代党员,传承好这份精神,就是要将党性修养融入团结实践,在工作中主动搭建民族交流桥梁,在生活中带头践行包容互鉴,以实际行动让民族团结与党性光辉交相辉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根基,在新征程上续写团结奋进的时代篇章。(普洱市第13期中青班 苏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