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普洱市立足生态禀赋,深挖地域特色,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抓手,以特色产业为笔,以生态资源为墨,探索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道路,书写了产业富民、强村兴镇的生动实践。
普洱网讯(通讯员 张娜配) 炎炎夏日,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牛油果、拇指玉米、花花生、人参果等特色经济作物不仅让土地焕发生机,更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走进娜允镇芒街村的拇指玉米种植基地,忙碌的农民穿梭在田间,双手熟练而迅速地将肥料放入打通的膜布中。“拇指玉米种植周期短,一年可种三茬,平均亩产800公斤,收入可达4000元。”芒街村党总支副书记岩混章说,拇指玉米热量低,可蒸煮、炖汤、烧烤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芒街村“短、平、快”经济作物的“主力军”。
在娜允镇南雅村,村民将土地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种植牛油果,实现了土地收益的稳定增长。同时,牛油果从种植到管护、采摘的各个环节,为村民创造了大量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南雅村流转了4168.27亩土地种植牛油果,推行‘334’发展模式。老缅村民小组、回行村民小组种植面积958.09亩,其中703亩为‘亩产千斤’的示范基地。自2018年以来,基地为南雅村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务工机会,基地设有经理、管护员等职位,每年的务工收入可达3万元。”南雅村党支部书记扎思说。
时下,正是娜允镇洪安村叶玉家最忙的时候,200亩花花生种植基地正在开展除草、喷药等工作。叶玉是洪安村的致富带头人,自2022年带头种植花花生以来,带动了10多户收入偏低的农户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在娜允镇娜允村贺雅村民小组的人参果种植基地,种植户娜米正带着务工的农户采摘人参果。娜米说,今年种了14亩,从4月中旬开始采摘到现在已经卖了29吨,收入27万余元,预计采摘完收入可达33万余元。
近年来,娜允镇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创新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按照“农业生产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引导种植户紧跟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同时,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农作物品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