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润泽,山林吐翠。在普洱广袤的绿色山林中,一场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如期而至——种类繁多的野生菌破土而出,不仅扮靓了山野,更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活力。德安乡的“菌子经济”如火如荼、团田镇构建起“山野到餐桌”的直通车、半坡乡的“寻宝”繁忙……一幅幅生动图景,正是普洱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深刻践行“绿色产业、生态富民”理念,将“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鲜活实践。
普洱日报讯(团田镇 文/图)随着雨季的到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团田镇野生菌陆续上市。
顺着团田镇集镇主干道一路而下,一筐筐新鲜的羊肝菌、见手青等野生菌错落摆放,收购商们正在组织村民对野生菌进行清洗、切片、装车,这些带着山野气息的新鲜野生菌,将奔赴各地食客的餐桌。
为让新鲜野生菌能及时销往全国各地,团田镇采取“群众采拾+商户收购+加工销售”的方式,构建起从山野到餐桌的“直通车”。
“现在刚进入采菌季,我已经靠采拾野生菌收入1000多元。预计采野生菌结束时,有3万多元的收入。”团田镇新龙村村民罗庆恩高兴地说:“团田镇自然资源丰富,每年4月至11月,几十种野生菌随着雨水破土而出,给我们增加了一笔收入。”
近年来,团田镇积极探索野生菌产业发展新模式,依靠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争取创建“团田野生菌”地理标志商标。目前,已成功举办3届野生菌交易会,吸引了八方食客,团田镇野生菌正逐步成为享誉周边的金色名片。此外,还积极为农户和企业搭建合作桥梁,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野生菌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金伞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