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喜悦,在普洱广袤的乡村大地接连上演。一串串晶莹饱满的葡萄挂满藤架,一张张雪白厚实的蚕茧换来收益,一粒粒醇香的咖啡豆酝酿着希望……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市场潜力,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抓手,探索出多元化、精品化、融合化的发展路径,奏响了产业强、百姓富、乡村美的动人乐章。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延 张文智 文/图)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秉持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蚕桑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科学谋划和辐射引领,让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走进文井镇清凉村施家村民小组种桑养蚕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鲜嫩的桑叶。蚕房里,养殖户李子华夫妻正小心翼翼地将幼蚕移到蚕簸中。“我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养蚕,去年种了20亩桑园,养了5批蚕共35张,收入达8万元。今年又扩大种植了5亩桑园,预计养蚕50张。”李子华说。
在清凉村,像李子华这样靠蚕桑产业增收的农户不在少数,蚕桑产业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清凉村党总支书记常春说,清凉村蚕桑种植面积约360亩,有20多户养蚕户,全村养蚕产值达200余万元。
从零散养殖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景东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以蚕桑产业为纽带,串联起种桑、养蚕、收茧、加工全产业链,推动产业提质升级。2025年,景东县蚕桑种植面积达3.5万亩,预计全年产量超35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