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聚焦民生关切,以“微举措”托举“大民生”,通过打造24小时警民工会驿站、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和法治宣传工作等举措,将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心头大事”,在点滴服务中彰显组织担当,在细微之处传递为民温度,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普洱网讯(中共普洱市委政策研究室)由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总工会与江城边境检查站共建的明子山检查站工会驿站自启用以来,聚焦“硬件、管理、服务”三大维度,以“多元化、标准化、精细化”为目标,全面实施提质工程,持续打造24小时“不打烊”警民工会驿站,让坚守在边境的一线职工、来回奔波的大货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们感受到了全天候“家”的温暖。
阵地提质,推动“基础供给”到“系统集成”的多元化硬件升级。江城县总工会秉持“不另起炉灶、不重复建设”的原则,以及“突出服务功能、体现阵地属性”的思路,开展“工会温暖进警营”活动,有效整合检查站执勤室现有资源,将24小时“不打烊”工会驿站设置在执勤室旁,并改造为标杆型服务驿站。驿站区域划分清晰、设施智能便捷,配备沙发桌椅、电视机、饮水机、应急医药箱、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立式吹风机以及微波炉、共享充电装置等实用设施,科学设置休憩区、阅读区、应急服务区三大功能板块,实现“一站式服务”。让户外劳动者可随时进站饮水热餐、充电休憩,使“渴了有水喝、累了能歇脚、急了有救治”成为常态。
管理提质,推动管理“粗放运作”到“精细流转”的标准化机制升级。依据江城县总工会驿站布局,在明子山执勤点挂牌,扩大工会服务实践覆盖面,助推职工服务活动高质高效开展。驿站以环卫工、农民工、旅行者、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物流驾驶员、交警辅警等为主要服务对象,建立“制度管站、专人驻站、长效护站”的管理模式,出台各类制度,明确物资使用和维护、安全巡查和整改、服务评价和登记等标准化流程。特聘江城边境检查站民辅警驻站,主要领导入驻办公,实行24小时在岗服务,确保夜间及节假日服务“不断档”。同时,累计投入3万元用于站点运维,实现“水电全天候供应、设备全实时检修、物资全链条供应”,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广大群众职工、户外劳动者港湾。
服务提质,实现“单一保障”到“多元赋能”的精细化服务升级。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特色鲜明的工作载体和方法途径。江城边境检查站依托国道219、227并线的区位优势,从聚民心、展形象的工作角度,组建4支服务小分队,拓展“基础服务+法治宣传+群防群治”三大服务场景,认真抓好服务细节,陆续推出爱心助学、暖心120、应急救援等6大绿色职工通关举措,优先验放需要快速通关的人员车辆,服务保障5000余名群众,开展普法服务6场次,向群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通过服务触角延伸,警民工会驿站从“歇脚点”升级为“守护站”“加油站”,全方位满足广大职工多元化需求,全面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