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牢记总书记嘱托 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 正文



一“碳”究竟,普洱为何“绿”压群芳?


来源:《普洱日报》 苏莉  李颜 时间:2025/07/22/ 14:56 点击:




△糯扎渡水电站。(通讯员 孟见岗 摄)

普洱日报讯(记者  苏莉  李颜)“在普洱,连呼吸都是低碳的!”这不是玩笑——数据显示,全市单位GDP能耗自“十四五”以来累计下降15.73%;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45.9%;普洱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76项创建指标、68项任务、143个项目达到预期……当别的地方还在谈“碳达峰”时,普洱人已经端着有机茶和咖啡,坐着新能源公交车,住在青山绿水间,把低碳生活过成了“绿”式感十足的日常。

企业“绿”链:从把好“源头”关到提升发展“含金量”

2025年5月19日,随着昌意钠电(云南)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吉瓦时钠离子储能电芯及1吉瓦时钠离子电池PACK项目开工仪式在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举行,普洱市在新能源赛道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当前,普洱市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并致力于把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建设成为全国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重点园区。据统计,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已成功引入深圳珈钠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北京海博思创储能项目、深圳天锂锂离子电池项目等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

而昌意钠电(云南)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吉瓦时钠离子储能电芯及1吉瓦时钠离子电池PACK项目的加入,将有效贯通“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芯—储能PACK制造”链路,实现钠离子产业全链条建链,钠离子电池产业集群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普洱自然资源富集,有钠盐储量33.73亿吨,有稀土氧化物矿储量13.4万吨。截至2024年,全市1072.86万千瓦的绿色电力装机,通过161座电站为这些“零碳车间”输送动能。

“十四五”以来,普洱市全面推进绿色发展,一方面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完成21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一方面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积极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建成以水电为主、风电和光伏为补充的绿色能源体系。普洱市实现绿电供给率100%。

2025年一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长6.5%,增速排名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1%,占全部投资的53.7%;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3.1%,占全部投资的40.1%。

产业“绿”变:从“能耗大户”到“减碳能手”

“现在盐矿不生产了吗?怎么听不到机器运行的声音,也看不到排放的煤烟?”一位在外工作的“老磨黑人”回到老家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镇,遇到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普洱制盐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俊杰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生产着呢,公司通过技改,实现了‘升级’!”李俊杰自豪地说。

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普洱制盐分公司,这个昔日的“高耗能”企业,正悄然转变为“减碳先锋”。

2024年9月20日,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普洱制盐分公司10万吨/年MVR制盐节能环保技改项目开工建设,并于2025年1月24日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从2024年的91.2千克标准煤/吨下降至32.22千克标准煤/吨,较技改前下降65%。每年可节约标煤7000吨以上,降低碳排放量超3.5万吨,实现颗粒物减排2.48吨,二氧化硫减排34.48吨,氮氧化物减排14.95吨,污水减排量同比降低40%。同时,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氯化钠含量达到99.6%以上,产品粒径更大,粒度分布更加集中均匀。其产品“生态云盐—天然钙盐”率先获得产品碳足迹证书,成为公司首个“低碳标签”产品。

2025年3月31日,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普洱制盐分公司正式通过中国节能协会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评审,获颁“零碳工厂”证书,成为我国盐行业首家实现“零碳工厂”认证的企业。

同样,正在进行的安琪酵母(普洱)有限公司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在完工后可实现年节约标煤14332.9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957.99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74.97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537.48吨。

普洱市充分发挥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引领作用,严格落实节能工作责任,实现了能源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了全市节能目标的实现‌,工业领域节能降碳的引领作用也进一步凸显。2024年,普洱交出了一份“双降”成绩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4.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7%,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0.8%。

城市“绿”动:从一滴水的循环利用到千家万户的绿色选择

近年来,普洱市以构建节能体系为抓手,以绿色发展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创新探索合同能源管理,在普洱市行政中心开展云南省首个以党政机关合同能源管理为主的公共机构综合节能改造项目,有力助推普洱绿色发展从“试验”迈向“示范”。

在节水降耗方面,普洱市行政中心党政机关带头厉行节约,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生物菌群发酵去污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作为近150亩绿化区的用水,真正做到了“行政中心污水不外流、不用自来水浇花”,此举每年可节约超过3万立方米的绿化用水量,年均节省水费10.6万元。通过开展综合节能改造后,年节能效益约为50.61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纳入线上监管的公共机构达1244家,公共机构综合能耗为2.43万吨标煤,人均综合能耗32.97千克标煤,人均水耗10.94立方米,单位建筑面积能耗2.7千克标准煤/平方米。与2020年度(“十四五”基准年)相比,人均综合能耗、人均水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分别下降28.91%、32.51%和8.16%。凭借在节能降耗领域方面的突出表现,普洱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于2024年4月获得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荣誉称号。

如今,普洱市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美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将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纳入碳达峰九大行动中。全市610家公共机构完成节约型机关创建,创建率100%。

在这场绿色变革中,城市交通的转型也十分亮眼。

“现在很少有人开燃油出租车。”普洱银利出租车服务有限公司驾驶员杨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他的新能源车日均电费仅需20元,较燃油车节省约60元,且充电40分钟即可续航400公里。

据了解,普洱市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全市绿色出行比例达85.8%。截至2025年5月31日,全市累计建成公共充电设施299座,配备充电枪2235支。

从一滴水的循环利用,到千家万户的绿色选择,普洱市正以扎实的行动,生动诠释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






上一篇: 下一篇:景东县着力绘就河湖生态治理新画卷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