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普洱市政协召开“推动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议。会议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着力构建普洱现代化林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普洱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树立工业化、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国际化理念,突出改革破题、链条延伸、创新驱动三大板块,全力推动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通报了全市林产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调研组通过人工智能AI通报前期调研情况,7名政协委员及企业负责人围绕会议主题作协商发言,为推动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现对发言内容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为落实市委书记李庆元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交办的“助力产业富民工程”要求和市政协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近期由市政协分管领导带队,市政协提案委牵头组成调研组,对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市政协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全市林产业发展,将助推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多次开展专题调研、专项协商和重点提案督办。五届市政协以来,共提出林产业发展方面提案35件,向全国政协、省政协提交的提案得到较好答复落实。2024年12月6日,市政协主席陆平在调研普洱林草工作时提出“要大抓产业,以项目为抓手,以绿色工业为目标,以龙头企业、科技措施、人才资源、现代金融、数字技术、企业文化和要素保障的‘6+1’为措施,以产业链、供应链为基础助推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据行业部门统计,2024年,全市林草总产值694亿元,同比增长21.9%,排全省第一。但仍然存在着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建议:一是强化林政管理,优化资源利用。以林长制为抓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坚持以原料林基地建设规划为引领,加强林地资源整合,为林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科学规划林下资源开发,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二是加强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树立绿色工业发展理念,促进林产品向高品质、多功能绿色转型。积极沟通协调,加快云景林纸年产76万吨化学浆技改扩建项目进度、金通绿色林板家居产业园建设。强化产业招商,吸引更多优质林产业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设立林业研发专项基金,联合高校建立林产品创新中心,推动数字化工厂和智慧林业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林业技术创新研究,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渠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与周边国家地区林业发展合作,推进标准化示范企业和示范区建设,打造“普洱林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五是推进碳汇交易,促进金融创新。深挖林业碳汇潜力,系统推进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加强与林业碳汇研究监测计量机构合作,制定《林业碳票方法学》《林业碳票管理办法》等,探索“林票+国储林+碳票”模式,创新林票、碳票、碳汇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促进碳汇交易、林产业发展、林业生态价值转换和林农增收。
(市政协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