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文化中国行 >> 正文



【触摸节庆脉动 感受传承新生】火把节:“彝”脉相承 “火”力十足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7/28/ 10:26 点击:




春风夏雨间,普洱大地正绽放多彩民族文化:木鼓震谷、神鱼跃波、双胞欢歌、畲葩盛会、三国丢包……这些民俗节日,既是文化瑰宝,更是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当传统遇见现代,当民俗拥抱市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非遗传承,更是文化赋能发展的新图景。

《普洱日报》特别推出系列版面,带您走进普洱节庆:听佤族木鼓激荡血脉,看神鱼节激活生态经济,探双胞节文化密码……在这里,传统是生长的力量,节日是未来的引擎。

本期,关注火把节,探寻彝族文化魅力,感受彝韵别样风情。

节日由来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据《景东彝族简史》记载,古时,彝族人民认为火可以驱逐污秽、与神灵沟通、与家庭命运相联系。于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会手持火把,围着村庄游走,以祈求家人和牲畜的平安健康。这种风俗相沿成习,成为彝族群众点燃火把、载歌载舞的隆重节日。

节庆效应

火把节不仅是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推动民族团结和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景东县以火把节为契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市场运作方式,探索推动“节庆引流—消费转化—品牌沉淀”的文旅发展模式,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可感可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2025年火把节期间,景东县共接待游客9.25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9141.38万元,与2024年相比均呈增长趋势。

普洱网讯(通讯员  叶兆玲  周延  景东县融媒体中心/图)“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500年前,明代文学家杨慎途经四川西昌下榻泸山时,恰逢彝族火把节,挥笔写下《夜宿泸山》这首诗,生动描述了火把节的盛况。

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如约而至,景东彝族自治县迎来了一场盛大的节日。当天,灯火如昼,数万名群众与游客齐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庆这场一年一度的盛会。

傍晚时分,景东县城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切身感受景东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气象。

彝族儿女身着节日的盛装,组成龙凤舞狮队、芦笙队、腰鼓队、撒火把方队等特色方阵。随着过山号响彻夜空,绵延数里的巡游队伍缓缓前行,各项表演轮番上阵。舞龙舞狮的灵动表演、三弦与芦笙的悠扬旋律、千人撒火把的壮观场景……观众深切感受着彝族文化的磅礴生命力,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盛况。

夜幕降临,点火仪式开始,跳跃的火光点燃了夜晚的狂欢氛围。火把越烧越旺,三弦声越弹越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群众手拉手围着熊熊篝火,跟着节奏忘情“打跳”。火光映红笑脸,歌声传遍夜空,火把节成为凝聚起民族团结的纽带,成为镌刻在群众记忆里的温暖篇章。“我第一次来景东参加彝族火把节,观看了撒火把及民俗文艺演出,感受到了景东丰厚的文化底蕴,下次有机会,我还会再来。”游客何安激动地说。

火把节,不仅是一场节日狂欢,也是对非遗保护及传承成果的生动展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刺绣便是焦点之一。彝族同胞穿着的彝族刺绣服饰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独特的针法、丰富的图案、艳丽的色彩吸引着众人驻足观赏。此外,时隔40年再次亮相的金凤凰表演,也让观众惊喜不已。在当地彝族的传统观念中,凤凰被视为祖先灵魂的引导者和自然神灵的化身,象征着万物生发。当集非遗技艺于一身的“金凤凰”惊艳亮相,人群里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市民陶纪年感慨:“今年的火把节活动很多,还看到了‘金凤凰’,以前只听父母说过在40年前的火把节有过‘金凤凰’表演。今天见到了,真的很惊艳。”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火把节在互动体验与内容创新上实现了升级,增设了群众撒火把方队和“花样打歌”环节,让活动中的互动增加。群众撒火把方队以“全民参与、共庆佳节”为理念,吸引了近百名市民、游客从围观者转变为活动的核心参与者,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花样打歌”环节打破了传统打歌的固定模式,鼓励参与者自由发挥创意表演。身着民族服饰的老人用经典调子引领节奏,年轻人融入现代舞蹈元素的即兴演绎,孩子们用稚嫩的动作模仿跟跳,让这个环节亮点频出,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立体。

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火把节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向赋能。据统计,2025年火把节期间,景东县共接待游客9.25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9141.38万元,与2024年相比均呈增长趋势。成效斐然,得益于景东县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依托县域特色优势规划深度游玩攻略,为节日保驾护航;“主会场+分会场”的创新模式,让活动形式更趋多元,也推动了全域联动发展;“跨区域线上联动+短视频”引流相结合,有效推介了当地优质旅游线路、民族文化、美食文化、茶文化。

从火把巡游的璀璨盛景,到篝火狂欢的热烈氛围;从非遗展演的古韵传承,到民俗互动的鲜活趣味,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盛会,将少数民族文化串联成线,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彝族的多彩文化,对彝族同胞、彝族文化加深了解,也推动了景东县文旅融合发展向新求变。






上一篇: 下一篇:曲水镇:国门文艺轻骑兵“奏响”文化惠民新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