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景谷 >> 正文



【科技赋能 特色产业奏响“增收曲”】立“竹”科技 下“竹”功夫——景谷县全力推进甜笋产业升级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7/28/ 10:40 点击:




普洱网讯(通讯员 舒成伟 周荣伦 李院艳 叶文燕 文/图)在滇西南翠绿的林海深处,一场关于“甜蜜事业”的科技变革正悄然发生。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博士、研究员、所长赵一鹤带队的基层科研专家工作站扎根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以科技为犁,深耕甜笋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景谷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竹类资源,甜笋品质优良、口感鲜甜脆嫩,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品种退化、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制约着竹产业进一步发展。赵一鹤团队将基层科研专家工作站搬到田间地头,深入竹林,系统开展甜笋种植情况调查、收集和评价工作。通过合理留养母竹、打顶控梢、晒苗诱芽、适时灌溉、适量施肥以及科学安排竹笋采收、留笋养竹等技术措施,创建了一批科技示范村和示范基地。同时,工作站创新了“精准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整套高效、生态的甜笋丰产栽培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产量和品质,让甜笋种植户尝到了“科技甜头”。

工作站积极对接市场需求,针对甜笋保鲜期短、损耗大的痛点,研发推广了采后绿色活体保鲜贮藏关键技术,竹笋保鲜期从7至8小时延长至200小时,有效延长了鲜笋货架期。通过冷链物流网络,鲜笋成功进入省外市场,有效拓宽了销售半径。工作站还在深加工方面进行探索,联合食品企业,探索开发清水笋、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利润空间。同时,协助地方申报“景谷甜笋”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打造“景谷甜笋”区域品牌。

赵一鹤团队成员长期驻点,手把手指导甜笋种植户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建立示范户、示范基地,让科技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田间课堂,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土专家”,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积极引导和扶持成立竹产业专业合作社,推动小农户融入大市场,形成“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如今,景谷县的甜笋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竹海深处,新竹拔节,甜笋飘香,承载着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工作站正以“立‘竹’科技”的智慧与“下‘竹’功夫”的韧劲,奋力书写着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崭新篇章,让“景谷甜笋”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成为撬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






上一篇: 下一篇:【绝版普洱 香遇世界】威远镇:“五好”举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