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近百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历经风雨,铸就了钢铁般的意志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保卫国家、服务人民的坚强柱石。为弘扬军人精神、展现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我们深入挖掘我市多位退役老兵的感人故事,以平凡个体的闪光瞬间,映照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与时代风采。这些老兵脱下军装后仍以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担当,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他们的故事,是忠诚与信仰的缩影,是军民同心、血脉相连的生动见证。让我们共同致敬最可爱的人!(本版内容由普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我将继续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村民们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努力成为村民们信赖的‘兵支书’。”
马红旭,退役军人,2016年任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雅邑镇座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上任后,联合坝利村、雅邑村等14个村,创办了轩秀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了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新征程。
为找到适合座细村发展的产业,马红旭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摸清了全村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痛点,确定发展茶叶、橡胶、咖啡等产业。为攻克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他多方奔走,一方面专门邀请专家进村指导培训,另一方面组织退役军人成立“技术帮扶小组”,手把手教村民科学种植。通过努力,2017年,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投入45.6万元,带动204户708人增收;2019年,黑木耳试种成功;2021年,成功争取到整乡推进肉牛养殖项目,彻底改变了村民“靠天吃饭”的局面。
在推动蓝莓产业落地时,村民怕失败、怕风险。马红旭带领村“两委”成员成立“退役军人先锋队”,白天在田里看土地条件,晚上入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为打消他们的顾虑,马红旭自己率先尝试种植蓝莓,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为说服轩秀一组村民白天国流转土地,马红旭连续几天到他家拉家常、算经济账,甚至用自家位置更好、面积更大的承包地与他置换。正是这种钉钉子精神,让250亩蓝莓基地在2023年顺利建成,带动12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800元。
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兼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马红旭始终把服务好退役军人作为重要职责,建立了退役军人“一人一档”信息库,详细记录每位退役军人的家庭情况、技能特长和需求,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协调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电商运营等技能培训班,帮助退役军人掌握一技之长;鼓励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治理,组建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人居环境整治、矛盾调解、防汛抗旱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原来的座细村,发展困难重重。如今,座细村以产业振兴为抓手,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多渠道拓宽群众增收途径,走上了乡村全面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