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近百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历经风雨,铸就了钢铁般的意志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保卫国家、服务人民的坚强柱石。为弘扬军人精神、展现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我们深入挖掘我市多位退役老兵的感人故事,以平凡个体的闪光瞬间,映照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与时代风采。这些老兵脱下军装后仍以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担当,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他们的故事,是忠诚与信仰的缩影,是军民同心、血脉相连的生动见证。让我们共同致敬最可爱的人!(本版内容由普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在柏林村的产业发展中,我敢于第一个试水、第一个承担风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消群众的顾虑和担忧。”
李童阳,现任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凤山镇柏林村监督委员会主任。他2002年从部队退役,2016年起担任柏林村村“两委”干部。在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中,李童阳发挥军人本色,敢于担当,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李童阳自担任村监督委主任以来,恪守军人职责,配合村“两委”班子成员抓治理,成功化解了历史遗留问题23件,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和谐局面。
李童阳在抓乡村治理过程中,推行“网格化+党员责任区”管理模式,科学划分党员责任片区,确保每位党员都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政策的宣传者、矛盾的调解者。针对村内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李童阳借鉴部队的“谈心谈话”制度,主动上门倾听群众心声,耐心细致地进行调解。柏林村上村村民小组村民查某某、查某的林地界限纠纷,经多次调解无果,一度成为柏林村“老大难”问题。李童阳通过上门详细了解情况,几番谈心谈话后,发现问题根源在于查某某趁查某常年外出务工侵占其林地,查某气不过才导致该矛盾爆发,找到根源后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该矛盾于2018年成功化解。
在柏林村的产业发展中,李童阳勇挑重担,带头致富增收。他协助村党支部制定了“茶产业筑基、中药材拓路”的发展目标。牵头组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动员农户以土地、茶园入股,争取政策资金建设茶叶初制所,实现鲜叶就地加工;注册柏林村茶叶品牌商标古藤濮裔,推动茶叶从“原料输出”向“品牌销售”转型;邀请电商中心为村民进行培训,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目前,全村已发展有机茶园认证6500亩(包括百年古树茶1500亩、老树茶2500亩、台地茶2500亩),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
在群众持观望和怀疑态度的情况下,李童阳率先种植重楼、黄精等中药材20余亩。随后,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为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带动全村种植中药材460余亩,年收入达120万元。不仅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更让中药材成为了村里的“绿色银行”。通过产业发展,柏林村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11640元增长至18376元,增幅达58%。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对村“两委”的信任和支持也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