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位名人说,能静下来喝一杯茶是一种清福。大约有10年来,与看书一样,我居然也没离开喝茶。在云南普洱,天天喝茶,我也没喝出啥水平。看了一些茶书如王旭烽的《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现在是四部曲了,还有一本《望江南》没看),其他茶书《茶艺:从入门到精通》《茶饮健康之道》,还是觉得云里雾里的。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产地、茶文化、茶历史、茶艺、茶道数不胜数,总之,茶在我国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太重要了,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也占据重要位置。对于茶,如在海边捡石头的孩子,我距离真正的大海还很远。这里想简单说下,目前喝茶的三点感受,即“清”“平”“乐”。
人间至味是清欢。清,这里说的是人要清静,水要清净,茶要清澈再伴着清香。喝茶的时候,姑且不管用什么杯具泡吧,反正是喝茶人有了清静的时间、空间。当然,三五好友品茗茶叙焚香抚琴谈天说地最好;若做不到,临窗观景、分享人生也不错;再做不到,飘逸杯或旅行拍档里菊花枸杞喝起来也是可以的。清,亦是清楚。一般说,夏喝龙井,冬喝普洱,早红午绿晚乌龙,喝茶要稍微分清楚些茶的种类,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什么时间段喝对身体更友好,这样以免喝错茶。“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喝茶自然要清雅些,我是粗人俗人急人,也许喝不出清雅的劲儿、范儿,对于喝茶的雅,难免要附庸一下。
洗尽铅华始见真。平,平凡平淡平常,也许是一般人的日常。平,还可以是“修齐治平”,那是名士豪杰们的任务了。对于一般人而言,喝茶的“平”在于平平淡淡才是真。据我所知,目前各种茶,价格高低不一,有些令人望而却步、敬而远之,我是普通一族,喝些口粮茶,就是办公室日常喝的,也不讲啥品质品味品相。我喝茶喝得淡,首先是茶淡,浓了我就冲开水。然后是人生平淡,转眼间人到中年了,在远离家乡的西南边陲“世界茶源”普洱觅得一份工作,安身立命,在尽心尽力完成工作任务外,更多的是希望国泰民安、家人健康、孩子成长。这些年,一批批普洱茶成了我返乡的信使,在重要节日之际也带着乡愁返家。我远离家乡很多年,还好有发达的网络联系,有老家的同学多次寄来安溪白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给我,当然我很喝不出什么更多的道理,只觉得毛峰的味道,介于西湖龙井和铁观音之间,祁红的味道比较淡。更重要的是20来年后,虽然难见一面,大家都彼此牵挂,这种平实的情谊弥足珍贵。
从来佳人似佳茗。乐,至少有两种读音,一是乐,快乐,平安喜乐;二是乐,乐曲的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喝茶自然希望喝出欢乐、喝出愉悦、喝出知足常乐,即使喝不出也要心向往之吧。喝茶本身是生活,在普洱可以“左手咖啡右手茶”,这听起来很美,也会让人浮想联翩。若是在这儿喝茶都不快乐,应该会被人说成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所以有茶喝乃是一种生活的欢乐。其次,喝茶分独饮及众饮,茶本身也分为冲泡茶、奶茶等等种类,又分不同人群喝的各个种类。一壶普洱喜相逢,闲暇之余,亲友聚在一起,不管喝哪种茶,一起聊聊人生、谈谈健康,本身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作为工作人员,平时喝茶更多也在办公室,按道理这没啥快乐可言。然而退一步说,在目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有一份工作,也不容易,关键要珍惜岗位,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能,把工作做到位,要勤勉为民担当作为,在服务对象的肯定赞许中体会到愉悦、快乐。(张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