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普洱市财政局)今年以来,普洱市财政局立足职能定位,聚焦绿色发展主线,通过践行绿色采购、强化资金保障、释放资金效能、衔接外贷资源等多向发力,以政策“组合拳”和资金“硬支撑”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生态保护注入财政动能。
践行绿色采购,助力低碳转型。严格落实绿色采购相关政策,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截至6月末,全市节能、节水产品采购金额比重达99.8%,环保产品采购金额比重达99.48%。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推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更多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产品。全市发放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7588万元,拉动零售额超5亿元。
强化资金保障,深化体制改革。聚焦重要生态环境要素,落实分类补偿制度。1至6月,下达中央生态补偿资金45688.46万元,依托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平台,确保生态补偿资金直达农户。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凝聚生态保护合力。1至6月,下达“清水产流”机制试点地表水环境状况调查经费99.75万元,助力全市打造优美水环境。全市共投入中央、省、市林草专项资金7.65亿元,支持国土绿化、森林资源管护、野生动物保护等林草生态建设工程,有力推动林长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各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标准足额配套工作经费,省、市、县共投入森林防火经费2673.75万元,全力保障物资、机具装备、通信联络等需求。积极推进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建立“政府投保、群众受惠”的风险保障机制。1至6月,全市投入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保费2100万元,理赔金额1161.85万元,受益农户5597户。
释放资金效能,赋能绿色发展。用好用“活”财政贴息政策,激活林产业发展动能。1至6月,争取中央林业贷款贴息资金3132.04万元,通过“财政贴息+信贷支持”模式,有效降低林业企业融资成本。优化财政贴息资金拨付流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加速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加大中央及省级专项资金争取力度,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475万元,重点支持水泥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等项目;安排水污染防治资金1388.57万元,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安排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213.68万元,用于生态循环利用示范等领域;安排6600万元用于思茅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为美丽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