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村民的增收渠道日益多元,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稳健而有力。今年以来,普洱市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强化产业扶持、开展专项培训等有力举措,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村美、民富、业兴的“美丽乡村”愿景正在实现。
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 通讯员 李兴盛)近年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积极探索涉农资金整合新途径,初步构建“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锚定资金投向,国资平台赋能显效。按照“应整尽整”的原则,将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由县国资平台公司承接实施建设。2021年以来,孟连县累计争取中央、省、市涉农资金6.32亿元,撬动国资平台融资3.7亿元。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涉农资金来源渠道,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支撑。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坚持产业发展优先,严把资金分配和项目备案关,重点将涉农资金投向产业项目,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群众增收。2021年以来,孟连县累计投入牛油果产业资金1.16亿元、咖啡产业资金0.90亿元、边境幸福村建设资金0.84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2亿元。牛油果产业创新探索建立“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模式,并在全省范围推广。
强化资金保障,筑牢乡村振兴成果根基。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投入、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以打造“一县一业牛油果”“精品咖啡县”品牌为抓手,加大社会事业性项目支出,通过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生产经营和劳动技能培训等政策,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助农增收。以边境幸福村建设为抓手,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建成允软、陇海、芒朗等一批美丽乡村和桥安、芒掌、南库等一批农文旅融合庄园。
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聚焦资金、管理、风控三大核心领域,构建“导向精准、管理精细、防控精密”的全链条项目管理体系,制定印发《加强乡村振兴资金调度管理工作方案》《孟连县涉农资金项目立项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从资金支持导向、项目申报、项目审批等环节,建立“专题会—县委、县政府联席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四级联审机制,层层把关,确保项目决策科学严谨。在安排具体项目时,优先选择能为村集体、农户带来稳定增收的项目,特别是符合当地资源禀赋、村民参与度高、带动效益明显的特色种植养殖业。
落实监督责任,强化绩效跟踪管理。制定具体资金管理细则,明确资金使用管理、绩效管理、监督管理等工作,按照权责对等原则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绩效跟踪管理,通过绩效目标申报、审核、批复、执行监控、自评、自评抽查等流程,全方位监控项目资金。建立联合督查机制,定期不定期抽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有效杜绝违法违规违纪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