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新农人领跑“振兴路”】李洪云:深耕咖啡十六载 答好共富“新考卷”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8/19/ 10:30 点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有技术、有情怀、有理想的新农人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自身发展条件,充分引导和培育新农人群体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搭建平台、衔接资源、加强培训,营造良好的创业条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如今,一批批新农人已经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普洱网讯(通讯员  段学莉  郭能  文/图)“叶尖挺括、边缘不卷,这样的叶子才能养出饱满的果子。”清晨五点半,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团田镇坝干村的咖啡园还浸润在朦胧雾霭中,墨江团田林野咖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洪云已在咖啡园里,细细察看咖啡树叶。这位坚守了16年的咖农,正用实干续写着“红果果”变“金果子”的乡村振兴故事。

曾经,亩产不足百斤的咖啡地是坝干村民的“心头愁”;如今,这片土地却真正变成了“致富林”。截至目前,坝干村咖啡种植面积已超3000亩,其中1500亩进入丰产期,实现亩产1.6吨、年总产量2000吨的亮眼成绩。随着1600万元年产值的实现,75户咖农有了稳定收入,村里新增就业岗位数十个,一条绿叶红果间的共富之路正在青山间延伸。

1996年,团田镇供销社带领全镇村民试种咖啡,自此坝干村与咖啡结缘。2008年,供销社转型,作为共产党员的李洪云接过了咖啡厂的管理职责。面对设备老旧、工艺落后、销路不畅等重重困难,他联合5名致富带头人,多方筹措65万元资金,加上政府提供的25万元产业扶持款,组建咖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发展。

合作社刚起步时,农户各有各的种法,咖啡品质时好时坏,总卖不出好价格。李洪云心里清楚,要破解原料低价的困局,就要走标准化路子。他和大家一起琢磨出“五个统一”标准,即统一提供幼苗、统一供应肥料、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加工标准、统一对接市场,手把手教村民种植技术,带领村民抱团闯市场、共同担风险。

如今,通过“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营模式,坝干村咖啡产业实现质的飞跃。合作社不仅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更成功与星巴克、雀巢等国际知名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本土咖啡豆走出了国门。

16年的光阴,见证了坝干村咖啡产业的蜕变。从最初的零星试种探索,到如今实现年产2000吨的稳定规模;从小作坊加工,到成功对接国际咖啡产业链;从脱贫户的被动参与,到创造1600万元年产值的主动致富,李洪云用16年的坚守与奋斗,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他的带领下,坝干村探索出一条“党员带头闯、群众跟着干、政策托底帮”的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让咖啡产业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李洪云始终坚信,乡村振兴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让村民的生活由“苦”转“甜”;产业致富不是表面的政绩,而是要实实在在充盈农户的钱袋子。这位共产党员以咖啡产业为纽带,用实干精神温暖乡土,书写出一部鲜活的共同富裕奋斗史。






上一篇:【新农人领跑“振兴路”】陈德荣:带头蹚出 ... 下一篇:【多元赋能 乡村振兴向“新”提“质”】孟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