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牢记总书记嘱托 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 正文



向“绿”而行 点“绿”成金——普洱市协同推进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



来源:《普洱日报》  臧灵  时间:2025/08/15/ 10:56 点击:




(图片由普洱市水务局提供)

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  通讯员  张欣)近年来,普洱市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厚植绿色发展生态底蕴,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建设,夯实生态支撑,加快三产融合发展,“生态+点绿成金”催生农业新动力,“康养+文旅融合”擦亮金字招牌,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推动生态建设与特色经济协同发展。

“生态+点绿成金”推动农业增值

“为推进普洱市茶产业有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升普洱市有机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020年,普洱茶投集团与云南云垦茶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云南普洱国资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开展年产2000吨有机茶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普洱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快有机茶基地建设,引导带动普洱市有机转换茶园面积1.5万亩,建立合作基地5万余亩。

普洱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只是普洱市发展生态有机茶推动农业增值的一个写照。目前,全市茶叶综合产值达469亿元,中国有机茶认证基地面积67.2万亩,获有机认证企业、面积和证书均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普洱市还积极构建立体生态种植体系,推广良种良法,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区域咖啡品牌,推动传统咖啡种植模式向绿色生态标准化种植模式转变,促进普洱咖啡品质提升、产值增长。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普洱咖啡生豆精品率达46.15%,咖啡产业综合产值3年间增长了3倍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普洱市聚焦普洱茶、精品咖啡、高效甘蔗、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提高基地化规模和水平,建设“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2346个,新增“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及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113个,48家企业被纳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7家企业和14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全市中药材(含药食同源)种植面积达75.58万亩,综合产值达130.46亿元,通过新版中药材GAP种植基地认定面积9439.4亩,全省排名第一。林下经济利用面积617万亩,从业人数77.56万人、年人均收入1.85万元。

林业碳汇是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开辟出的乡村振兴新领域,通过将森林碳汇量纳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探索“碳汇+乡村振兴”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的特色路径。自2022年入选国家级林业碳汇试点县以来,截至7月30日,宁洱县已完成碳汇交易100笔,交易量达7681.77吨,交易金额26.8863万元。宁洱县碳汇获得的利润中,60%通过分红分配给了林农,其余资金用于碳汇公司运营以及碳汇保险、林下经济等附加产业,让生态资源持续“活”起来。当前,宁洱县正依托碳汇发展优势,持续深入开展碳质押、碳票、碳汇保险、司法碳汇、碳标签等林业碳汇多元应用,拓展零碳会议、零碳园区、零碳咖啡等多样化应用场景,努力将碳汇“绿林”转化为“绿金”。

“康养+文旅融合”擦亮金字招牌

普洱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8.23%,位居云南省前列;负氧离子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中负氧离子标准浓度的14倍,被誉为“森林氧吧”;拥有1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森林公园、18个自然保护区;保存着占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物种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普洱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及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思茅区老爪箐子元稻田、“美丽新村有风咖谷”等文旅新地标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碧溪村曼海村民小组按照“美丽村庄+创业村落+非遗研学中心”的思路,打造了乡村微文旅综合体,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思茅区万掌山国有林场亚太森林基地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创利税200万元,带动就业岗位200多个,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象山国际普洱思茅马拉松赛事、2024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成功举办……普洱正以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和多元化的旅居场景,迎接八方宾客。2024年至2025年6月,普洱已接待旅居游客30.27万人次,旅居者平均停留时间长达90天,其中停留120天以上的“深度旅居客”占比最高。

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普洱市打造了55咖茶空间、火塘煮水等城市茶咖空间,推出“绿三角”民族风情游、倚象山生态康养游等特色产品。全市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26家、国家2A级旅游景区1家,旅游星级饭店22家、旅游等级民宿10家。谋划储备招商引资项目29个,签订项目合作协议14个,景迈府、全季酒店等一批酒店陆续开业运营。思茅大荒地、墨江曼海等4个案例入选旅居云南典型案例。茶马古城旅游小镇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普洱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环境保护管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行为,守好绿水青山,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市各族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上一篇: 下一篇:思茅区南屏镇:咖旅融合释放乡村新活力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