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有技术、有情怀、有理想的新农人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自身发展条件,充分引导和培育新农人群体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搭建平台、衔接资源、加强培训,营造良好的创业条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如今,一批批新农人已经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普洱网讯(通讯员 杨朝虎 卢东 李建院 文/图)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涌现出一大批农村共产党员,他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广袤的乡村挥洒汗水、贡献智慧,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太忠镇叶家坡村共产党员黄金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多年努力,他将贫瘠的坡地变成了产业新高地。
“以前这块地一直种玉米,产量低、收入少。”2015年,黄金寿在客商指导下引进柑橘改良品种,规划坡地梯田,推广生态种植技术,使柑橘亩产提高40%以上。他介绍:“从2015年起,柑橘产量逐年增加,2024年已达30多吨,今年预计突破40吨。通过零售和批发,全年收入有望达到10万元。”
自己富了,黄金寿没有忘记乡亲。他的柑橘种植示范园不仅销售鲜果,还培育优质苗木,按成本价卖给村民,每年苗木收入7万多元。在他的带领下,全村近70亩坡地种上了柑橘,村民房前屋后也发展起“庭院经济”。
柑橘产业稳固后,黄金寿又把目光投向“林菌共生”新模式。2024年,在驻村工作队指导下,他试种半亩羊肚菌,首年就收入9000元。尝到甜头后,他新增灵芝、小香菌等品种,目前已带动5户农户共同参与。
叶家坡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叶玉能介绍,黄金寿累计提供务工岗位约100人次,并全程负责林下食药用菌的技术管理与指导。
从坡地柑橘到林下菌菇,从个人致富到共同富裕,黄金寿用实干诠释基层党员的担当。如今,无数像他一样的党员正带领景东群众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为这幅壮美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