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普洱市积极探索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增长路径,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思茅区南屏镇依托咖啡产业,不仅让咖啡从“土特产”变成致富的“金豆子”,更以庄园经济和文旅融合为驱动,实现了咖啡产业的高附加值转化;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勐班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巴乡让小小花生成了村民增收的“金豆豆”,共同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
普洱网讯(通讯员 高丹 文/图)金秋时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巴乡2025年种植的2568亩七彩花生迎来采收季,预计产值900万元,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走进拉巴乡南畔村村民李阿九家的花生地,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村民们有的将拔起的花生堆放整齐,有的负责摘下花生,有的负责清洗、分拣。“我家今年种了10多亩七彩花生,目前精品鲜果收购价每公斤18元,一年下来有5万元的收入。”李阿九说。
村民马阿秋不仅自家种花生,还负责收购和加工附近村民种植的花生,收入十分可观。他说:“七彩花生销路广,可以出售才挖出的新鲜花生,也可以晒干后剥花生米卖,可卖到30多元一公斤。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花生,最多的一户种了30多亩,单靠花生年收入就有9万多元。此外,今年澜沧县还对种植验收合格的花生给予一次性奖补,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很高,南畔村共种了300多亩。”
近年来,拉巴乡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传统产业基础上深挖资源优势,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