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通讯员 刘奕麟 李志文)近年来,西盟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不断强化基层监督治理,切实提升乡(镇)纪委的监督能力和监督实效,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探头”和“前哨”作用,紧盯“关键少数”、覆盖“神经末梢”、关注“特定群体”,建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人员“廉洁履职档案”,动态更新个人重大事项、廉政风险点及信访反映情况,明确权责边界和运行规范,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小微权力”行使过程,以实实在在的监督成效织密民生保障网。
在具体工作中,西盟县纪委监委深化运用“一线工作法”,把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提级监督”“交叉检查”等方式破解监督难题,绘好基层“履职图”;将纪委监督职能与农业、民政等部门的监管职责共联共融,推动形成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督查机制;用好“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利用微信群、村务公开栏等方式,公开惠农惠民资金发放、项目进展、集体收支等情况,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查询和监督。
此外,西盟县纪委监委还将身边的典型案例转化为以案明纪、以案释法、以案说责、以案促改的“活教材”,靶向示警施教,通过组织召开警示教育会、专题案例教学、廉政谈话等方式,强化基层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和履职本领,变“被动监督”为“主动廉洁”。同时,结合本地民族文化,在家风家教、村规民约、民族节庆中融入廉洁元素,让廉洁理念以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入脑入心。
“接下来,我们将紧盯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易发风险,深耕细作基层监督,为基层治理注入‘廉动力’,促进干部廉洁用权、干净干事。”西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