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吕禾 文/图)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作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依托428.14万亩的森林面积和77.86%的森林覆盖率,探索出一条“碳汇富民”的特色路径,将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惠及千家万户。
同心镇那柯里村生态旅游“吸睛”又“吸金”。
宁洱县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引领全县上下共谋绿色发展;成立了云南宁宝碳汇科技有限公司,推动碳汇资源的市场化开发;与中国宝武集团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入了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技术,不仅建立了碳汇资源数据库,还绘制出碳密度分布图,为精准测算县域碳汇潜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宁洱县积极构建“双碳振兴生态圈”,与上海环交所、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机构携手,共同开发“碳汇+司法”“碳汇+金融”等应用场景。通过生态司法案件的引导,责任人以购买碳汇的方式补偿环境损失,这一举措不仅修复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碳汇市场的活跃。此外,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的“碳汇贷”“碳汇保险”等金融产品,更是有效盘活了林业资产,为林农提供了更多的增收途径。碳普惠项目已广泛应用于零碳景区、碳标签农产品等多个领域,同心镇那柯里村更是通过碳汇交易成功打造为生态旅游的新标杆。
宁洱县与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搭建科研平台,研发出本地树种思茅松、桤木的碳计量模型,构建了县域碳汇监测体系。同时,注重人才的培育与引进,组建了“宁碳惠”专家委员会和少数民族“宁碳青年”团队,累计培训干部及林农2135人次。
宁洱县通过“企业+农户”“国储林+碳汇”等创新模式,将碳汇收益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勐先镇的66户农户通过参与碳汇项目,户均增收近千元。同时,林下种植中药材、生态旅游等配套产业的兴起,为林农拓宽了增收渠道。
据介绍,宁洱县计划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域的碳汇交易网络,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宁洱方案”,让绿色成为宁洱县最动人的发展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