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紧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总目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着力发展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不断优化养老服务,加速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弘扬良好家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普洱网讯(通讯员 封晨 文/图)近年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立足于离退休干部实际需求,聚焦精准服务由“身”及“心”,通过拓阵地、搭平台、构体系,打造“家门口”的“舒心”服务,持续为老同志提供心理关爱。
拓展服务阵地,织密健康“心”网络。景谷县以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读书茶座为依托,打造“家门口”的心灵驿站,整合卫健部门和景谷县社会福利中心资源,为老同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心灵驿站”,老同志们既能品茗阅读,又能与心理咨询师促膝长谈,在茶香与书香中舒缓压力、释放情绪。同时,以社区最小单元为切入点,积极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在威远社区组建“以老助老”志愿服务队,采用“低龄、健康老年志愿者结对独居、空巢、高龄及有特殊困难的老人”模式,组织定期走访入户、谈心聊天。这种“老帮老”模式,既增进了邻里情谊,又实现了心理互助,让心理健康服务扎根基层、贴近群众。
丰富活动载体,激活银龄“心”动能。为了让心理关爱更生动、更接地气,景谷县创新活动形式,联合县卫健局率先探索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开展“健康科普周周进”常态化健康教育课堂。课堂聚焦老年群体高发的慢性病、更年期综合征、心理健康等问题,将健康教育深度融入老年大学教学体系,精心设计课程,全年规划32期递进式课程,涵盖慢性病防治、中医养生、老年期心理调试和孤独感应对等主题。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用“讲故事+互动游戏”的方式,让老同志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调适方法。
构建长效体系,提升服务“心”温度。景谷县选派9个荣退指导组全面落实荣誉退休制度。针对干部“临近退休心不安”的困境,由“原单位+指导组”组成家访小分队,通过详细了解临退干部的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和实际困难,引导他们培养兴趣爱好,缓解退休焦虑感、社会不适感。建立并印发《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离退休工作指导员和生活辅导员工作制度》,组建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员、生活辅导员队伍,依据离退休干部职工的不同需求,围绕理论学习、健康颐养、纾困解难、作用发挥4个方面开展针对性辅导,保持经常性常态化沟通交流,把心理关爱融入日常、做在平常。同时,积极“牵桥搭线”,搭建离退休干部展示、展演、展览平台,让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中重拾价值感,实现“自我探索+双向赋能+能量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