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身边事”,答好民生“暖心卷”。通过举办各类具有地方特色群众性体育赛事,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体育成为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的桥梁纽带;推行“综治+警务”工作机制,让矛盾纠纷“一站解”;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确保省外务工脱贫人口一次性交通补贴应补尽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有效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普洱网讯(通讯员 边紫璇)近期,思茅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思茅区人社局”)聚焦省外务工脱贫人口一次性交通补贴政策落地,通过“数据跑路”+“干部跑腿”相结合的“点对点”精准服务模式,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用心用情用力打通惠民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保障省外务工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安心务工,确保符合条件的群众“能领尽领”。
今年上半年,思茅区省外务工脱贫人口申领一次性交通补贴的比例还不高。思茅区人社局针对政策知晓率不高、群众申报意愿不强等问题主动出击,对接区农业农村局,将国办系统导出的脱贫人口名单与人社部门掌握的务工数据进行交叉比对、精准筛选,梳理出了一份千余人的“应领未领”人员名单。随后,工作人员深入乡镇街道,联合村组社区干部,拿着名单,开启了一场“找人送政策”的攻坚行动,确保把补贴精准送到每一位务工者手上,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在思茅区倚象镇干海子村村委会,思茅区人社局工作队在村“两委”的协助下,联系了村里80多名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有60余人在当日完成了申报。思茅区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还现场协调办理务工证明,指导村民操作线上平台,解答其他就业创业、社保政策问题。海子村村监委主任刀银燕说:“看着乡亲们能多领到一份补贴,改善生活,我心里比他们还开心,这就是基层党员干部最有获得感的时刻。”
据悉,自2025年8月该项工作集中攻坚以来,思茅区人社局已成功帮助652名省外务工脱贫人口申领一次性交通补贴,预计8月内为全区所有符合条件的省外务工人员全部完成申领,确保惠民政策应享尽享、不漏一人,为思茅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