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县: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将民族团结深深融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繁荣、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校园里的非遗课堂,还是在每个主题党日重温民族团结誓词,各族群众正以蓬勃生机和创新实践,描绘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绚丽画卷。
普洱网讯(通讯员 陶平 杨廷荣 永艳 文/图)今年暑假,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精准对接岗位需求和青年意愿,搭建实践平台,共招募了75名返乡大学生,并发动各行各业的青年力量,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提升实践能力,让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服务、政务实践、企业实践等,投身家乡的发展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连日来,各乡(镇)、村组织的暑期爱心助学活动陆续开展。同心镇石膏井村开展的“青苗课堂”,由驻村工作队整合返乡青年学生等力量,开设科学小实验和传统文化体验课,并提供暑期作业辅导,吸引了全村5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
在传统文化体验课上,剪纸技艺把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中国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在孩子们手中逐渐裁剪成型。古诗拓印、非遗糖画、扎染等多个体验课也陆续开展,让更多传统文化可感可及。
传统文化带来的是沉浸式实操体验,趣味科学小实验则探究神奇的化学反应或物理现象,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探索科学的兴趣之门。大学生刘毅然积极发挥所学专业优势,通过讲解原理、示范操作等,让孩子们既看“热闹”,也知“门道”。
宁洱县教体局、总工会、社区等单位(部门)组织的爱心托管班,由返乡大学生、幼儿园老师等青年群体担任授课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手工、绘画、音乐、诵读、非遗体验、体能训练等多元化课程,充实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为产业工人、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家庭等解决了暑期没人带娃的难题。
“暑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通过参与家乡的发展建设,自身也得到了一次成长的机会。”返乡大学生王梓枨说,自己不但参加了爱心助学活动,还通过党建带团建、青年夜校等青年成长活动获得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