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江城县融媒体中心 文/图)乡村医生是基层一线的“健康守门人”。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镇朵把村,“95后”村医彭静扎根乡野8年,用青春和对职业的热爱,诠释着“健康守门人”的使命与担当。
走进江城县勐烈镇朵把村卫生室,村医彭静正在给朵把村的村民王树琼做针灸。王树琼说:“彭医生态度好,医术也好,我们信得过。自从她来了以后方便多了,不是大病我们都不去别处看。”
2017年,彭静被分配到朵把村担任村医。年纪轻、经验不足,让一些村民对她的专业能力心存疑虑。话不多的彭静,选择用行动证明自己。她刻苦学习钻研诊疗知识,背上药箱深入辖区内村民家中开展诊疗服务。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中,彭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她的医术和人品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八载青春,2900多个日夜的坚守,彭静从村民口中的“小彭闺女”变成了大家信赖的“小彭医生”。这份双向奔赴的信任,如同定心丸一般,支撑着她风雨兼程的行医路。
彭静说:“现在群众大病小病基本都会来找我。大病我处理不了就转诊上级医院,小病基本能在村里解决。他们的信任,是我坚守岗位的最大动力。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提升技术,更好地守护这一方百姓的健康,当好他们的‘健康守门人’。”
在江城县这片边疆热土上,共有105名村医。无数像彭静一样的年轻村医,毅然选择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他们用青春接力,用脚步丈量乡村医疗路,无论严寒酷暑、山高路远,始终守护着村民的健康安全,让“小病不出村”的承诺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