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朱啟卫)近年来,思茅区思茅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全面推进综治中心“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建设,实现基层治理从分散管理向集成服务转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站式”受理,让群众“少跑腿”。思茅街道综治中心科学划分三大功能区,构建起高效的受理体系。另外,在思茅街道办事处及15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已按要求全面完成场所建设、人员配备和制度完善,并与区级同步开展试运行。以往,居民为解决矛盾纠纷、法律咨询等问题,需在不同部门间来回奔波,“多头跑、反复跑”现象突出。现在,思茅街道综治中心整合司法、综治、派出所、民政等多部门资源,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并安排专人坐班。居民只需在一个窗口就能一次性提交诉求,工作人员会详细记录、分类登记,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被精准捕捉、及时受理。
“一揽子”调处,让矛盾“不上交”。思茅街道建立了“多部门联动、多元化调解”工作模式,受理群众诉求后,根据矛盾纠纷复杂程度,灵活调配司法调解员、社区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专业力量,组建专项调解小组。对于简单纠纷,现场调解人员运用专业技巧即时化解;对于复杂问题,通过部门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制定解决方案,确保矛盾纠纷“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针对排查出的矛盾风险,形成“高、中、低、无”风险工作清单,做到风险隐患清、重点人员底数动态清。截至7月底,共排查矛盾风险225件,化解105件。
“全链条”解决,让服务“有回音”。思茅街道综治中心建立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对受理的每一项诉求都通过“云综治”平台实时掌握办理进度,并进行全程跟踪督办。从问题受理、任务分派、调处进展到最终解决,工作人员会定期回访群众,了解群众诉求解决情况和满意度,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综治中心还会对已解决的案例进行复盘分析,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