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理润普洱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学用相长】普洱多民族共同抗战的历史贡献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8/29/ 10:58 点击:




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普洱,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经历了由抗战大后方到抗日斗争前线转变的过程。无论是抗战大后方,还是抗日斗争前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普洱各族各界群众心系祖国安危,高举团结抗日旗帜,以各种方式支援抗战,谱写了一曲西南边疆各族人民团结战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为旗帜,宣传抗日、鼓舞民众,把各族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抗战决心唤醒,体现了普洱各族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毛泽东同志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中强调,挽救危机的唯一道路,就是实行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即“唤起民众”四个字。自1931年以来,普洱各族人民就投入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中。“九一八事变”后,普洱各族人民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坚决抗日的主张,普洱中学的进步师生组织上街游行,张贴标语,宣传演讲,抵制日货,揭露和抨击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

“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国民党送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的呼吁。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引和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思普区的中共党员广泛开展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在学校,组织成立普洱中学抗敌救亡团、学生抗敌后援会、抗日后方战地服务团、抗战歌咏团等组织,通过教学、开办识字班、办壁报、文艺演出、社会调查等形式,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普及抗日思想。许多中小学成为传播党的抗日主张,联合抗日力量,组织抗日活动的重要阵地。在街头,组织学生及各界群众参加游行、聚会、义演、募捐等活动,宣传全国抗日形势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激发各族群众爱国热情,号召社会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起来,抗战到底”,为动员全民参加抗战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和鼓舞作用。各界人士和广大民众自觉行动起来,以报名参加抗日军队、捐献钱物等实际行动支持全国抗战。思茅的一批热血青年还在社会进步人士的支持下组成义勇军,准备随时出征,抗击侵略者。在乡村,活动在车佛南地区及宁江(今勐海县勐往乡、澜沧县糯扎渡镇一带)少数民族村寨里的中共党员,与当地头人、群众交朋友,用傣语、拉祜语等语言宣传全国抗战形势,讲解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晓以民族大义,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动员他们为抗日出钱出力。在前线,中共党员张南屏等在佤山人民自卫总队的军事行动中宣传抗日思想,1945年5月收复佤山南部及“十七王地”后,进一步激发了各族群众的抗日热情。

以全民族抗战的意志为意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抗日救国的责任担当起来,体现了普洱各族人民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洛川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抗战阶段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决定强调,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全民族抗战主张指引下,中共党员在宁洱、思茅、墨江、景东、景谷等地组织成立抗敌救援会,动员各族群众通过参军、捐献钱财等方式支持全国抗战。各族群众节衣缩食,勒紧腰带,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支援前线。1942年1月,中国远征军陆军第六军93师开赴东南亚前线抗日,途经思茅。当时的思茅正处在大瘟疫和饥荒之中,顾全大局的思普人民把全县公、私粮仓打扫一空,收集20多万公斤稻谷,充作军粮支援军队。先后征用大量人力物力运送军需、修建机场,仅是江城县就出动了6000多民工。1943年9月,在思茅坝子东南部曼连寨脚修建抗日机场,宁洱、思茅、江城等各县立即派出4000余名民工,仅用了四个月就建成了机场,对同盟国军队反击东南亚的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普洱各族各界共捐款17764元,捐粮593928公斤。墨江县组织了两届募新币、两次“七七献金”活动,共捐款11670元(含390双布鞋折价款)。普洱各族人民的好儿女,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存亡,近万名普洱籍青壮年应征入伍,义无反顾奔赴抗日前线,用热血与生命诠释了忠诚与勇敢,已查实的阵亡将士273人,涌现出了周体仁等抗日将军。墨江县有200多名爱国青年参加滇军58军和60军等抗日军队,奔赴湖北、湖南、江西一带直接参战,有14人阵亡。墨江哈尼人民曾自豪地说,抗日战争时期,滇军中有哈尼族青年的身影,台儿庄的战场上有哈尼族儿女洒下的热血,中国远征军中有满口说哈尼话的墨江人。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佤山人民自卫总队发展壮大和抗日斗争,爱国人士罗正明拿出自己的大部分枪支弹药,向一些大户借用了一批枪弹,并用他私人的一百多匹骡马常年贩运盐巴、布匹、杂货挣来的钱支持队伍发展,致使他欠下一大笔债务。在当时佤山人民自卫总队营房大门上,镌刻着一副苍劲对联:“公孔二山雄峙,设营其间,以政治开发边疆,建树边疆;沧怒两水回环,筑垒于中,用军事充实国防,巩固国防”;横批:“还我边围”,表达了佤山人民自卫总队全体将士共赴国难、拼死抗敌的决心。

以全民族抗战的使命为使命,联系各界、团结各方,把多方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体现了普洱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历史担当。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面对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参加的,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全民族统一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从缅甸向中国滇西进犯,云南从抗日大后方变成抗日斗争的前线,日军铁蹄踏入滇西南思普区(包括现在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市部分地区)的佤山地区,用飞机轰炸思茅、澜沧、孟连等地。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在澜沧、西盟一带开展革命工作的中共党员江枕石、李晓村等人,以建立边疆多民族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己任,支持爱国进步人士组建上千人的佤山人民自卫总队,由爱国士绅罗正明任总队长,民主进步人士尹溯涛任政治部主任,李晓村任军需和翻译室主任,进驻阿佤山,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团结佤族部落大小头目和佤族群众,将1000多日伪军赶过滚弄江,收复了佤山南部及“十七王”地,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书写了边疆各族人民共守祖国疆土、共同抵御外侮的光辉一页。为组建抗日队伍,李晓村、罗正明等中共党员和民主进步人士,动员同乡同学、地方势力、各阶层爱国人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游击队伍。思普区的景谷、宁洱、澜沧(包括今孟连、西盟)、双江、缅宁(今临沧)、沧源以及红河州石屏等地的汉、佤、拉祜、傣、哈尼等各族爱国青年两千余人参加了抗日队伍,壮大了抗日力量。当时的阿佤山地区,社会发展程度低,经济文化落后,各个部落各自为政,与外界来往很少,佤族与汉族之间隔阂深。为了赢得当地势力和佤族群众支持,自卫总队分别与西盟土司代办和佤山“十七王”、各部落大小头人、上千名佤族群众分别举行了喝咒水盟誓仪式。誓词分别如下:“抗击日寇,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誓死团结抗击日本侵略军,永不反悔!”真切表达了同甘共苦、生死与共,誓死把侵略者赶出国门的决心和信念。

1942年,中国远征军在东南亚战场失利,被迫退入思茅、孟连等地。1945年初,印度支那战场上的法军、越军全线崩溃,1700多人退入江城县,驻留4个月。普洱各族人民以抗日为重,克服重重困难,接济了他们。抗战期间,美国援华空军与日本空军在景东县漫湾、林街及景谷县城上空发生空战,先后有美国飞机迫降和坠毁在景谷、景东、宁洱,生还的飞行人员由当地政府派专人送到昆明等地。这些英勇行为,是普洱各族人民认真践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精神的真实写照。

鉴往知来,励行致远。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那些为之奋斗的英雄们;让我们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作者单位: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谢永生  陶云兰)






上一篇:【理润普洱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学用相长 ... 下一篇:【理润普洱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学用相长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