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网络中国节 >> 七夕 >> 正文



普洱人的告白不只“我爱你”


来源:云南发布  时间:2025/08/29/ 15:43 点击:




图片

今日(8月29日)

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

在古代

七夕节最早叫作

“乞巧节”或“女儿节”

妇女们在这一天相约

穿针乞巧、投针验巧

祈求得到智慧

变得心灵手巧

后来

因为牛郎织女

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传说

七夕被注入了爱情的元素

今夜星河低垂

鹊桥相会

当大多数人用玫瑰诠释浪漫时

普洱却藏着更缄默深情的告白

绝版木刻在方寸之间雕琢

每一刀都是独一无二的情诗

丢包划过天空

坠入怀中的是怦然心动的邀约

响篾在指尖

奏响千丝万缕的相思

……

这些普洱民族文化里的浪漫“暗语”

无需言语

却比情话更绵长

未标题-1.png

普洱市是享誉中外的

绝版木刻版画艺术的摇篮

绝版木刻是将一幅画所有的色版

都集中在一块版上

采用边刻边印

逐版递减的创作方式完成

一版刻印成永恒

一如牛郎织女别离

却在七夕鹊桥印下千年深情

e53a14f728fed4989f89dd09d17b3e6.jpg

以刀为笔,以木为媒
每一刀刻下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印记
如同此生仅此一次的心动
绝版木刻

刻的是无法复刻的真心

未标题-1 (1).png

宋代朱辅的《溪蛮丛笑》记载

“土俗岁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

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

同样

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男女青年

常在新年时聚集于旷场或草地上

互相投抛为戏,谓之“丢包”

被视为爱人传情达意的信物

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与假日旅游的多元化

丢包演变成男女老少共同参与的

一项轰轰烈烈的节日活动

——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

丢包留给人们的

不仅是可供欣赏的民间艺术品

还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未标题-1 (2).png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响篾是一种民间弹拨乐器

也是拉祜族男女用于表达爱意的乐器

每当夜幕降临

拉祜族青年男女常常会

相邀于村寨的草坪上或竹林间

奏响篾倾诉衷情

并会将响篾作为情侣间

定情的信物赠予对方

图片

篾声悠扬

它不仅是情感表达的窗口

更见证了拉祜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图片图片图片

这个七夕

不必追逐千篇一律的浪漫

普洱人的爱意

早已藏在文化的基因里

无言,却震耳欲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策 划丨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政务服务部

素材来源丨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江城县融媒体中心 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编 辑丨曹琦涵

二 审丨陈武傲其

终 审丨潘蓉






上一篇:谈恋爱,咱真比不过老祖宗! 下一篇:2025年普洱青年职工七夕交友联谊沙龙浪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