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持续在品种改良、科学管护、品牌建设、链条延伸上下功夫,推动坚果、香橼、酸木瓜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企业带动、合作社发力、群众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
普洱网讯(通讯员 张梦香)秋初,走进景东彝族自治县文龙镇的山间村落,饱满的酸木瓜缀满枝头,特有的清香随风弥漫。如今,这枚曾藏于深山的“酸果果”,已成为文龙镇300亩种植基地的“主角”,年产值达110万元,以高产、易管护的优势,点亮山乡振兴路,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绿色希望”。
曾经,文龙镇酸木瓜由于分散种植、销路窄,难以形成富民产业。转机始于文龙镇党委的精准发力,通过协调土地资源、引进项目支持、打通销售渠道,让酸木瓜真正走出小山村,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以前,酸木瓜就种在房前屋后,卖点零钱补贴家用,如今党组织把大家拧成一股绳,酸木瓜成了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文录村党总支书记熊国峰的感慨,道出了当地百姓的心声。如今,文龙镇酸木瓜产业以合作社为核心纽带,实现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产品远销省内外。其中,木瓜芽约占10%,成熟鲜果占70%,木瓜干片占20%,形成了多元稳定的销售结构,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为提升文龙镇酸木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镇政府精准施策,主动“搭台”助力产业“唱戏”。首届“文龙镇木瓜节”的成功举办,成为产业发展的“点睛之笔”,木瓜节期间,通过线上线下联动,集中展示酸木瓜的优良品质、独特风味和深加工产品,节庆活动成功擦亮“文龙木瓜”品牌,打开了市场销路。目前,文龙鲜木瓜售价平均每公斤约1元,木瓜芽每公斤约12元,通过“合作社收购保基本”“电商拓展新空间”“农民零售增效益”三个渠道并行发力,有效保障了农户收益。
文龙镇不仅有优质酸木瓜,更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与旅游优势——距县城仅15分钟车程,境内坐拥景东亚热带植物园、仙人洞、青龙湖、无量山杜鹃谷等景点,周末游、短途游热度持续攀升。依托这一优势,文龙镇深挖酸木瓜的食用价值,创新推出独具地方风味的“木瓜宴”,木瓜炖鸡、木瓜酸汤鱼、木瓜炒鸡杂、凉拌木瓜丝等特色菜品,凭借酸香可口的口感,成为吸引游客的“舌尖招牌”。每逢节假日,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品尝木瓜宴、游览自然风光,不仅带火了当地餐饮、住宿等产业,更让酸木瓜从普通食材变身“旅游名片”,推动“农业+旅游”深度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持续为文龙百姓酿造更醇厚、更可持续的“甜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