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公安:创新警务机制 夯实平安基石 护航高质量发展
在普洱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边境安全与人民幸福始终是发展的基石。从“四加四变”模式护航边境安全,到模式织密摩托车安全网,实现涉摩亡人事故“零发生”,普洱市在基层治理与安全保障上不断创新。同时,“四个坚持”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这一系列措施,是普洱市在新时代征程中交出的优异答卷。
近年来,普洱市公安机关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沿边发展战略,持续探索符合地方实际、具有普洱特色的警务护航模式,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通过“四个坚持”从协作、护航、合作与服务多维度发力,为普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公安动能。
坚持“协作再密”,用联动效能暖企心,为发展聚“温度”。普洱公安将密切协作作为暖企助发展的关键,持续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措施。在措施保障方面,普洱公安精准对接企业所需,制定并落实43项深化公安改革、服务经济持续发展的任务清单,精准对接支柱产业、中小企业及知名品牌的保护需求。在机制防风险方面,深化与司法、金融、税务、银行等多部门协作,构建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合作体系,与市工商联建立警企服务站工作机制,安排经侦、治安等7个支队业务骨干轮值服务,为企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管控法律风险。今年以来,联合行政监管部门走访企业135家(次),协助整改隐患14个,破获涉企案件5起,挽回经济损失32.4万元。此外,为精准联络解决企业问题,普洱公安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设立警企联络官,由74名领导班子成员联系140家企业、539名社区民警担任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联络员”,建立了54家重点保护企业清单,以常态化走访和服务拓宽沟通渠道。
坚持“护航再实”,用平安底色托起发展,为前行固“底盘”。普洱公安以实际举措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在打击犯罪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市有效警情同比下降10.6%,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食药环和毒品案件破获数分别上升9.3%和8.8%。在巡逻防控上,推行摩托车“骑警”动态巡防机制,实现主城区15分钟快速反应全覆盖。在执法规范方面,建立案件巡查与交叉评查制度,联合法院、检察院推进醉酒危险驾驶案件快速办理机制。
坚持“合作再深”,用沿边优势拓空间,为开放拓“路径”。普洱公安充分发挥沿边区位特点,主动服务对外开放。在出入境管理方面,推出“全国通办、免费快递、周末服务”及“窗口前移”等便利措施,高效完成边贸企业备案、年审等工作。今年以来,为临时入境外国人提供住宿登记5101人次,同比增加7.3%,完成1221家边贸经营主体年审及17家替代种植企业备案,通过12367热线答复出入境咨询500余次。在国际警务合作方面,依托国际刑警普洱联络办,积极与缅甸佤邦开展警务互助与物资援助,接收移交涉诈人员168人,解救被困中国公民165人,抓获逃犯216人。边境治理方面,全市建成9个强边固防示范村和44个边境幸福村,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获评全国平安边境模范乡。
坚持“服务再优”,用便利体验提效能,为民生增“质感”。普洱公安持续推进“普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从窗口升级、线上办理、规范管理等多方面优化服务体验。线下窗口设置各类自助设备18台,设立“综窗”“个人专窗”“企业专窗”共52个,实现“综窗快办、专窗精办”,日均业务办结速度提升3倍,群众排队时间缩短70%。建成18个智能化摩托车考场,实现小型汽车、摩托车考试县(区)全覆盖。推出“送考下乡”“学生专场”“即约即考”等便民措施,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办证难题。线上拓展“互联网+交管”服务,全市45%车驾管业务实现网办,11.81万人申领电子行驶证。同时,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拍照、体检、换证等24小时自助办理。在服务监管方面,自主研发管控平台实现车驾管业务场所音视频接入率88%,联合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对社会机构、销售企业开展全链条管理,严查违规办理业务、违规收费等行为,提升政务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