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公安:创新警务机制 夯实平安基石 护航高质量发展
在普洱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边境安全与人民幸福始终是发展的基石。从“四加四变”模式护航边境安全,到模式织密摩托车安全网,实现涉摩亡人事故“零发生”,普洱市在基层治理与安全保障上不断创新。同时,“四个坚持”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这一系列措施,是普洱市在新时代征程中交出的优异答卷。
近年来,普洱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融入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体系,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陇海村民小组为试点,因地制宜创新推出“四加四变”治理模式,推动该地区从防控升级向产业赋能逐步转变,成功破解治理难题。自2022年以来,陇海村民小组连续三年实现村民参与违法犯罪和越级上访“零发生”,实现了从“问题村”到“平安村”的美丽蜕变,不仅有力筑牢边境安全屏障,也为公安机关参与边境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党建引领+联防联控
聚民心,让“散沙”变“堡垒”
普洱公安积极推动党建引领固根基工作,选派社区民警兼任村党总支副书记,主抓陇海村民小组治安治理,同时协助选拔责任心强的党员组建党支部班子,让党组织成为边境治理的“主心骨”。与此同时,公安机关配合县委选派干部下沉包保,用“一天一见面拉家常、三天一座谈讲政策、十天一劳动解难题”等方式,潜移默化引导群众树立法治观念。联合村民小组党支部开展“党课联学、党日联动”活动,在重温入党誓词、学习边境政策中,让“守好边境就是守好家”的理念深植人心。同步推行“班户四联”机制,鼓励村民加入边境联防联控队伍,形成“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群防群治格局,公安机关全程指导、协调保障,切实织密边境防控网络。
三防融合+严打整治
筑防线,让“虚防”变“铁壁”
为实现从“有边无防”到“强边固防”的转变,普洱公安将陇海村民小组打造成强边固防样板区,设立抵边警务室,派驻警力值守,联合联防所设置卡点,组织联防员、护边员开展协同巡逻。同时架设铁丝网、安装视频监控,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的立体防控网,实现边境巡查全覆盖、违法预警早处置。
在强化防控基础上,公安机关联合边检、边防、海关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涉毒涉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拆除非法窝棚、收缴走私工具、整治边境赌博、严打零星贩毒。经过三年整治,陇海村民小组治安形势明显好转,涉边涉毒案件大幅下降。
德治润心+法治正心
树新风,让“乱象”变“清风”
普洱公安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抓手,把法治课堂搬到村民家门口。通过群众会、“一对一”宣讲,开展法治宣传,重点聚焦涉毒涉边等内容。开设“国门法治讲堂”,用民族语言讲解法律知识,让普法内容听得懂、记得住;在村寨主干道绘制法治文化墙,让法律常识抬头可见。
不仅如此,公安机关还配合法院开展“巡回审判”,组织村民现场旁听涉边案件庭审,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深化“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组建“民族语言调解队”,创新“听证评议”制度,把邻里矛盾、边境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从“不懂法、不守法”到“知法、懂法、守法”,从“参与违法”到“协助打假”,陇海村民小组的风气一天天清朗起来,“风清气正”成为村寨新名片。
产业兴农+边贸文旅
促增收,让“吃边”变“兴边”
普洱公安秉持“守边境”更要“富边民”的理念,推动陇海村民小组发展多元化产业。协助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集体经济模式,在边境幸福村等建设中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实现村民就近就业。依托孟连口岸地缘优势,积极探索“边贸+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打造边境特色风情街,扶持村民合法经营商铺。
产业兴则民心稳,民心稳则边境安。如今的陇海村民小组,村民腰包鼓了,日子甜了,参与守边护边的积极性更高了,兴边富民与边境稳定形成了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了从“靠边吃边”到“兴边富民”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