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思茅区卫生健康局)自开展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以来,思茅区聚焦重点区域治理难题、行业监管薄弱环节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卫生问题,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集中整治模式,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全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促进健康县城建设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从区卫生健康局、市生态环境局思茅分局、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区住建局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成员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建思茅区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专班,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和督查指导组,确保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区政府办负责整治计划和人员抽调,各行业牵头部门、思茅街道、南屏镇结合省、市暗访反馈问题、群众投诉举报热点及辖区卫生状况,确定集中整治工作内容、整治区域与具体要求,开列“集中整治清单”,于每周三上报区政府办,区政府办每周四汇总统筹安排,社区具体负责组织开展集中整治。
明确整治重点。思茅区聚焦市容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整治集贸市场及周边、夜市及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聚焦清垃圾、清积水,消除卫生盲区与卫生死角;聚焦集贸市场的食品摊点和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作坊“三小”行业管理,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聚焦疾病防控、医疗卫生服务、重点场所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安全,开展集中排查整治;聚焦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店、小歌舞厅、小旅店“四小”行业,督促公共场所依法持证经营、规范信息公示、加强内外环境卫生整治等;聚焦公共场所控烟宣传与劝导,清除烟草广告;聚焦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控制、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与使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焚烧垃圾秸秆、黑臭水体治理等事项,加强日常巡查与治理;聚焦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开展灭蚊防病。
抓实专项整治整改落实工作。强化督查督办闭环管理,工作专班下设督查指导组,以“四不两直”方式常态化检查整治任务落实、责任片区管理情况,建立督查问题台账,实行“挂号—督办—销号”管理,明确整改时限与要求,对未达标区域限期整改;通过红黑榜通报、督办函督促、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等手段,压实整改责任。
思茅区整合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人员力量,深入各片区开展灭蚊防病工作及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7轮灭蚊防病专项整治,覆盖22个社区。8月16日至22日,累计组织2.43万人次参与专项整治,主城区累计完成入户宣传10.45万户,清理各类积水容器10.73万处,整治背阴沟渠、建筑工地积水6179处。同步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网络,推送短信26万余条,发放宣传材料1.5万份,动员群众参与环境清理与防蚊工作,通过采取“环境整治+科学消杀+健康监测”组合拳,成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落地见效的典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