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基层治理“针脚” 绣出美丽普洱新画卷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普洱市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穿针引线、精细绣花,积极探索符合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筑牢边境安全稳定屏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普洱网讯(通讯员 杨浚雨 李渝冰 文/图)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公安局新抚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加减乘除”法破解山区治理难题,让社区警务与乡村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奏响乡村平安和谐的乐章。
聚合治理力量,织密平安网络。新抚派出所在平安治理工作中做足“加法”,充分整合社会各界治安力量,积极发动群众,将公安机关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组建了一支900余人的社会治安治理志愿者队伍,实现了全镇10个村的全覆盖,并与21户“基层社会治理合作商铺”建立了联动机制。构建起“民警+志愿者+商户+骨干”的多元共治体系。自志愿队成立3年来,通过警民协作,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32起,调解成功率超90%,为“平安乡村”建设筑牢了坚实的警力支撑与民心根基。
缩短服务距离,提升民生温度。面对山区群众办事路远的问题,新抚派出所运用“减法”打破阻隔,主动靠前服务,消除群众困难。秉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民理念,建立了30个警民联系群,覆盖万余名群众。在线上,户口办理、反诈咨询等业务均可在警民联系群中实现“指尖办结”;在线下,民警辅警携带社区警务背包、工作表格等进村入户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需求能够“一次办结”。2025年以来,该所已开展入户宣传48场次,群众满意度逐年稳步提升。
激活科技效能,放大防控效应。立足“科技强警”战略,新抚派出所致力于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运用“乘法”以科技撬动治理效能的“翻倍”提升。创新推出“农户出一点、政府投一点、企业帮一点”的安防模式,在两个集中安置搬迁点建成了智慧安防小区,12套监控设备织密“技防圈”。此外,还推动政府出资增设30套“数字乡村”视频监控设备,与村民自装的3500余套家用监控设备形成联动,实现了“天网”“地网”的无缝衔接。近年来,各类案件数量逐年下降,电信诈骗损失也逐年减少,科技赋能显著提升了防控效果,让乡村治安环境更加稳固。
消除治理壁垒,破解难点堵点。针对山区治理中存在的“散、弱、慢”痛点,新抚派出所运用“除法”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联合茶企建立“警茶党建联盟”,围绕“迷帝”等知名茶品牌,制定了专属的护茶方案。2025年,共走访茶园20次,实现了涉茶领域案件“零发生”的目标;将矛盾调解融入日常走访工作,各类纠纷数量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