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果篮子”“菜篮子”双丰收,特色水果畅销四方,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守护群众餐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万寿菊规模连片种植,带动数千农户增收,并开启“农业+旅游”模式,增加农户的收入……这些生动场景,是科学布局的智慧、产业模式的创新、技术推广的助力,彰显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和无限希望。
普洱网讯(通讯员 字学春 文/图)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找准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引入万寿菊种植,从最初的零星试种到如今的规模连片,带动多个乡(镇)、数千户农户参与种植,拓宽了增收渠道。
2024年,澜沧县试种3314亩万寿菊,收获2400吨鲜花,实现产值264万元。2025年,万寿菊种植范围覆盖10个乡(镇)、42个村、3289户农户,种植面积达10160.8亩。短短一年,从“千亩”到“万亩”,尽显万寿菊产业的强劲活力与巨大潜力。
这份成绩,得益于澜沧县探索出“公司+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的产业模式,让产业链上各方共享发展红利。木戛乡5000余亩万寿菊带动1385户脱贫户稳定增收,村集体增收15万元。竹塘乡战马坡村102户村民参与种植300亩,预计亩产鲜花3000公斤、总产值1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万寿菊盛开期间,还为澜沧县开启了“农业+旅游”新空间。盛花期,花海与山水、村寨相映成趣,文东乡推出了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能赏花海、品美食、参与歌舞联欢,当地村民开餐馆、卖特产,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