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喜悦,是秋天最美的风景。近年来,普洱市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全市广大乡村生机勃勃,乡村活力越来越足,村民生活更加幸福。
普洱网讯(通讯员 左贵成 王莲 文/图)近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梅子镇民胜村的稻谷迎来成熟季。走进村庄,金黄的稻田里,层层叠叠的稻穗颗粒饱满、长势喜人。微风拂过,稻浪翻滚,空气中满是清甜的稻谷香气。田间地头,农户们穿梭其间,割穗、脱粒、打包,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在村民白兆梅家的梯田里,哈尼族群众正在以“女割男打”的传统方式采收稻谷——妇女们弯腰割下沉甸甸的稻穗,男子们挥臂打谷,田间的谈笑声与稻粒撞击声交织在一起,丰收的喜悦感染着每一个人。“我家种了5亩水稻,今天约人一起打稻谷。”白兆梅说,山区地形特殊,小型收割机到不了田里,大家就互相帮忙手工收割。
据悉,2025年,梅子镇共种植稻谷1000余亩。截至目前,水稻收割进度已过半,余下的旱稻预计在10月中下旬开始收割。
2025年,当地依托优质的水土资源,积极探索“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农业新路径,在稻田里科学投放鱼苗,水稻为鱼提供遮阴和天然饵料,鱼则能松土、除虫、增肥,实现水产生物与水稻的和谐共生、互利共赢。
“今年民胜村一共种了150多亩水稻,其中大部分都尝试了稻田养鱼的种养模式。目前来看,鱼和水稻长势良好,已经陆续开始收获。”民胜村党总支副书记黄梅介绍,一块田能有两份收入,村民们对粮渔双赢的种养模式都特别认可,明年还准备扩大种养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