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成年人成长的道路上,安全与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基石。近年来,普洱市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未成年人筑牢全方位的保护屏障。从校园安全的守护,到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各方力量协同发力,为未成年人营造了清朗的文化环境与安全的成长空间。
普洱日报讯(记者 易云香 通讯员 柴婧 张志鹏 文/图)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项目指导专家团队在普洱市开展多项心理健康培训活动,助力当地教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与实操技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本次培训活动以实地调研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展开。专家组先后走访了普洱市教育体育局、普洱市第一中学、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等单位,通过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师资配置、课程开展现状及现实困境,并针对学校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
专家组还走进墨江县民族小学和墨江县民族中学,为师生带来《我是好孩子》《我人生的博物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课程通过故事分享、主题绘画、心理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自我探索与情感表达,更为教师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范例。
针对教师群体,专家团队开展了两场专题培训。“育见未来——学校心育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专题讲座,从宏观视角出发,倡导“全校协同推进心育”的全局观念;“知心育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和活动开展”专题讲座聚焦教学实际,详细讲解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与活动组织的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