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固本筑基石 强学兴边启新程
兴市必先兴教,强边必先强民。在集边疆、民族、山区于一体的普洱,教育是发展的基石,更是未来的希望。如今,这份希望正以蓬勃的姿态在普洱大地绽放。从宁洱县乡村体育场地旧貌换新颜,到孟连县开展城乡教育优质均衡攻坚,再到中国宝武精准赋能江城县教育,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普洱的教育事业正朝着更加公平、优质、均衡的方向迈进,为普洱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普洱网讯(通讯员 韦沿竹 谢诗仪 刘思瑞)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一场跨越山海的温暖行动正在悄然改变边疆教育的面貌。自2022年以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以精准的帮扶策略和深厚的民生情怀,将教育发展的“及时雨”洒向江城校园,让边疆学子在硬件升级与理念革新中触摸到更广阔的未来。
此前,江城县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超期服役”,老化问题突出。针对这一难题,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购置了一批高性能计算机,用于学校教学系统升级与微机室改造。升级后的设备运行稳定流畅,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硬件改善的触角进一步延伸至课堂核心场景。此前,江城县思源实验中学因资金紧张,部分课桌椅存在破损、摇晃现象,数量也难以满足需求。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专门划拨帮扶资金,购置了一批符合人体工学的标准化课桌椅。这批课桌椅不仅填补了数量缺口,还通过科学设计减轻了学生久坐的疲劳感。
依托自身产业优势,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还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校园帮扶,让“绿色钢材”走进边疆校园。此前,江城县第一中学高中部及嘉禾乡中学学生就餐面临餐具不足问题,而且使用塑料餐具存在卫生隐患。为此,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定制并投入了一批抗菌不锈钢餐具,从源头解决了餐具需求与卫生隐患。
从数字教学设备更新到课堂基础用品升级,再到校园民生场景的绿色改造,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帮扶实践深度诠释了“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内涵,为江城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