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山乡“致富经” 走好乡村振兴路
普洱市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近年来,普洱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和立体气候优势,以农业为基、以产业为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普洱网讯(通讯员 杨清云)时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鱼塘镇300亩旱稻已进入齐穗至灌浆阶段,金黄的稻穗在山间摇曳,不仅突破了当地传统水稻种植的自然限制,更成为农户手中的“金稻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鱼塘镇地处山区,复杂的地形和有限的水资源长期制约着水稻种植。为破解这一难题,2025年,鱼塘镇精准施策,在丙礼村、景平村、挖鲁村、玉鲁村推进总面积300亩的旱地优质稻种植项目,覆盖21个村民小组、61户种植户。
在旱稻种植过程中,鱼塘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农户采用播种机点播,精准控制行距与株距。同时,推行“网格员”制度,选派党员干部和种植能手分片对接种植户与田块,全程跟踪指导与监督,从选地整地、适时播种,到科学施肥、田间管理,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确保科学种植和管理措施精准到户。
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旱稻种植具有节水性强、适应性广、生产成本低等优势。随着旱稻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推广,吸引了鱼塘镇越来越多农户积极参与。旱稻种植不仅为当地农业提质增效探索出新路径,也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