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党建 >> 正文



一线监督扎根民生沃土 精准发力破解急难愁盼——普洱市以监督实效守护群众幸福



来源:《普洱日报》 郭春祥 时间:2025/10/15/ 10:08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郭春祥)期盼数年的不动产权证书顺利办理;建设进度滞后的生态黄牛养殖场落成投产;堵塞多日的灌溉水渠重新奔流畅通;聚焦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精准铲除行业沉疴……一桩桩解民忧的实事、一件件暖民心的成效,背后都离不开纪检监察力量的监督护航。

△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巡察机构紧盯群众切身利益,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着力发现相关问题线索,确保政治巡察方向不偏、焦点不散,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巡察质效。(通讯员 娜英 摄)

民有所呼、纪有所应。自清廉云南建设“惠民行动”开展以来,普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期盼当作第一目标,将监督“探头”精准对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从田间地头到政务窗口,从村寨院落到校园医院,监督力量始终扎根民生沃土,让惠民政策落地有声,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一件件具体实事中不断充盈、持续升温。

沉底式监督精准锁定民生痛点

“有群众反映,村委会收取水费标准不统一,水费管理使用不透明。”近日,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深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碧溪村,向村委会干部了解相关情况。

经了解,碧溪村集镇共有居民(商户)269户3000余人。因到户自来水管未安装水表,长期以来,群众对缴纳水费的金额意见较大。

监督组将问题纳入重点监督,督促水务部门和基层党委政府围绕农村饮水工程项目规划、收费标准、水质检测、日常管护等环节履行监管责任。在监督推动下,碧溪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将于年底竣工,入户管网统一安装水表,按标准计量收费。

“以前咱碧溪村收水费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我这小商铺每年的水费忽高忽低,情况反映了很多次。纪委的同志到村里后,拉着我们商户、居民一个个聊,还帮我们与水务部门对接。现在好了,等装完水表,按实际用多少收多少,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商户张大姐的感慨,道出了普洱市“沉底式”监督的实效。

为避免监督“浮于表面”,普洱市纪检监察机关创新推行“班子成员带队+交叉蹲点调研”机制,组建监督专班,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10县(区)、83个乡镇(街道)、156个村民小组、89个民生项目现场,累计走访群众2800余人次,用“脚步丈量”摸清民生痛点。

这种“扎到根上”的监督,精准锁定了不同领域的民生难题:在产权保障领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难”,思茅区专门印发《化解不动产登记办证难问题攻坚工作方案》,推动解决了茗山雅居、茶城花园、翔泰苑、嘉宁花园等30个小区、3401户“办证难”问题,让广大群众告别“无证烦恼”;在产业发展领域,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蹲点坝伞村时,发现生态黄牛养殖场因资金拨付滞后,立即约谈相关部门负责人,推动项目在一个月内竣工投产,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在基础设施领域,景东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接到群众反映“灌溉水渠堵塞致200亩农田缺水”,次日便联合水利部门现场疏通,协调修建防渗渠……

今年以来,通过沉底式监督,累计处置问题线索1600余件,立案589人,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859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3人,提出纪检监察建议58份,推动完善制度228项。

指尖式监督精准响应民生诉求

“各种补贴资金发放使用情况用手机扫个码就能看到;有问题随手拍,几天就有回音。”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镇星光村村民李大哥熟练操作着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这是普洱市用数字化打通民生监督“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场景。

为让群众“足不出户能监督、诉求在家能反映”,普洱市构建起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的“监督一点通”平台体系,将民生监督从“线下跑”变为“线上办”。

低保怎么申请?养老保险如何参保?运行流程、政策依据是什么?……为了让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真正发挥作用,让群众的诉求直达快办,普洱市纪委监委梳理并完善本地6大类65项公开公示信息清单,明确细化各县(区)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分工,逐项明示办理事项说明、办理流程图、政策依据等,群众只要进入平台,小微权力及其运行就“一目了然”。

为让“指尖监督”真正惠及每一位群众,普洱市利用“线上+线下”两个阵地,综合应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发布宣传图片、操作流程,不断提升平台知晓率。同时,通过干部进村入户,“面对面”讲、“手把手”教,指导群众“实打实”操作,力争做到“户户都有二维码,人人皆知一点通”。

“楼道灯不亮影响居民出行安全”“下水管道堵塞致车库被淹”……在思茅区南屏镇五一社区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投诉管理模块,民生类诉求成为问题诉求主体;宁洱县德化镇村民通过平台查询发现,自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未到账,反映后3天内核实补发,并推动全县排查整改同类问题10余件。

从“指尖监督”到“掌上治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推深做实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运用,把“小平台”融入基层大治理。通过平台受理,将群众投诉精准转办至对应责任单位,纪检监察机关全程跟进督办,建立“群众投诉—平台派单—纪委督办—结果反馈”的闭环处置机制,确保诉求“件件有回音”。

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直接反映和及时办理,让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有了更高效的解决通道,也激发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真正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访问量突破150万次,处理群众投诉561件,办结率83.6%、满意率92.92%,成为群众身边的“永不打烊监督哨”。

联动式监督精准筑牢民生根基

“民生领域点多面广线长,靠纪检监察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实现有效监督,必须抱团发力!”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的话,点出了联动监督的关键。

针对民生问题涉及部门多、专业性强的特点,普洱市创新构建“职能部门管业务+纪检监察盯权力”的双向协同机制,推动监督与监管紧密衔接,通过深化“纪巡审”“室组地”等联动监督方式,切实提高监督质效,让民生根基在协同中筑牢。

“所需材料简单,还有工作人员上门办理,当天就拿到了证,实在是太方便了。”此前,户口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居住在思茅区的张先生一度为办理残疾证而发愁。按照以前的办理流程,他需要回户籍所在地办理,若要在思茅区办理残疾证,需先申请居住证。

张先生能够快速办证的背后,得益于“全市通办”异地协同办理机制。普洱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突破市、区层级限制,创新打造“市区合一”“1+8+N”综合服务的“普洱模式”,集中受理市、区两级65个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2271项,破解了因政策模糊、历史遗留、跨域协调导致的“办事难”问题,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

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数据互通、业务协同,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关键。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纪委监委聚焦改革中部门协同机制不畅、牵头单位履职不到位等深层次问题,推动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联动格局,督促镇沅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发挥牵头抓总、主动谋划、统筹调度的作用,建立“清单管理、统筹协调、会商协作、督办通报”工作机制,督促主管部门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1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深度整合关联事项。

联动监督的成效更体现在“惠企利民”的速度与温度上。景谷县政务服务大厅推行“首席事务代表”制度,53名代表妥善处理涉及本部门业务的相关咨询,督办本部门相关业务股室所承办的审批事项,组织、协调涉及本部门审批事项的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工作,使审批项目在内部审批环节顺畅流转。

同时,“嵌入式”参与县级部门“一把手”政务服务领域走流程活动,全程跟进监督,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办事流程中的梗阻点。目前,已督促14家单位“一把手”走流程体验事项45项,发现问题8个,提出改进意见建议4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沉底”摸清群众诉求,到“指尖”响应民生期盼,再到“联动”筑牢幸福根基,普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以“一线监督”的精度,丈量“民生保障”的温度。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清廉云南建设“惠民行动”,把监督的“放大镜”更多对准群众急难愁盼,让每一项监督举措都贴近民心,每一份民生答卷都写满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宁洱县:良田绘“丰”景 监督守“粮”心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