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网讯(通讯员 郭瑞丽/文 潘华杰/图)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品质筑基、品牌赋能、三产融合”为主线,推动咖啡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全链条升级跨越,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从老品种阿拉比卡S288试种,到卡蒂姆、7963品种规模化推广,再到萨其姆、瑰夏等精品品种落地,澜沧咖啡的品质升级,始于对每一颗种子的精心选择。”澜沧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澜沧县持续推进品种结构优化,在勐朗镇、惠民镇等核心产区布局精品咖啡试验田,目前优良新品种种植面积已达7603亩,为打造优质咖啡原料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在追求品质的同时,澜沧县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全县已建成有机认证及转换期基地5674亩、“绿色食品牌”认定基地6家,打造500亩连片标准化基地22块,并在竹塘乡、拉巴乡等地建成3200亩水肥一体化基地,通过生态种植模式实现产业增效、生态增值。
产业链的延伸,是澜沧咖啡增值的关键。目前,澜沧县已构建“初加工全覆盖、精深加工破局”的产业格局。30个鲜果初加工厂覆盖4.7万亩种植面积,85%的咖啡豆采用无水脱胶湿法加工,既保障品质又解决废水污染问题,精品咖啡率提升至40%;3家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年处理3000吨的精深加工生产线投入运行和茶叶咖啡加工仓储交易示范基地的建成,将推动咖啡粉、咖啡液等深加工产品落地,让每一颗咖啡豆发挥最大效能。
此外,澜沧县不断发展“咖啡+”的融合业态,打通“从种子到杯子”的全产业链。澜沧改新咖旅庄园引入专业团队运营,开展咖啡精深加工与乡村研学;惠民镇天皓咖啡庄园依托景迈山资源,打造集采摘、烘焙、品鉴于一体的体验基地;梵宇咖啡店定期举办读书会、咖啡分享会,成为县城文化聚集地……遍布全县的50余家咖啡馆让咖啡文化融入城乡生活,也为产业发展开辟新空间。
截至2024年,澜沧县咖啡种植面积达6.7万亩,实现综合产值6.5亿元,户均咖啡收入超2.4万元。“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8711户农户参与咖啡产业;与盒马合作建成全国首个咖啡生豆有机盒马村,拓宽销售渠道;依托上海黄浦区帮扶,开展“启成妈妈”产业带头人赋能、“青创小咖”技能培训等活动,全年培训咖啡技术人才590人次;“澜沧咖啡”区域公共品牌申报稳步推进,蓝珀咖啡、天皓咖啡、汉谷科咖啡等10个本土品牌加速成长,上海明谦咖啡等知名企业的入驻,进一步带动本地品牌向精品化、特色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