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近年来,普洱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抓基层治理。在实践中,普洱市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周三说事日”等形式,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实现了从“难点村”到“样板村”的华丽转身。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普洱网讯(通讯员 周洁 余纪华 罗艳萍 文/图)每周三,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乐镇政府大院内,镇党政班子成员与政法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坐班,面对面倾听群众的诉求,实打实地解决百姓的难题。这个被群众亲切称为“心声驿站”的“周三说事日”制度,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的基层治理格局。
在过去,民乐镇与很多基层乡镇一样,面临着群众诉求多元、表达渠道不畅、解决效率低下等共性问题,干部苦于“层层转办、责任不清”的治理困境。为打破这一困局,民乐镇党委、政府研究推出了“周三说事日”制度,通过“固定化、层级化、匿名化”三大创新机制,构建起“接诉—流转—办理—反馈”全流程闭环,真正实现了“群众说事、干部解题”。
在“周三说事日”制度中,通过时间固定化,坚持每周三为说事日,群众不再需要反复打听、多方询问,只需记住“周三”这个特殊的日子;接访层级化,党政班子与政法部门联合坐班,一般问题现场答复,复杂矛盾协调解决,涉法涉诉给予指引,避免了群众在不同部门间来回奔波;诉求匿名化,电话说事不记名但全程录音,匿名诉求也必须闭环处理,消除了群众“不好意思当面说”“怕被报复”的顾虑。
同时,通过空间、流程、力量“三维联动”,民乐镇系统整合说事资源:线下设立标准说事室,线上开通热线和领导手机;建立分级办理机制,简单问题现场办结,复杂问题15日内反馈;多部门轮值、联席会议即时召开,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制度实施以来,民乐镇行政案件、刑事案件同比分别下降了40%和35%,警情减少了50.2%。“周三说事日”不仅成为矛盾化解平台,更逐渐升级为“基层治理综合平台”,塑造出了“有事周三说、找政府管用”的新共识。
如今,在景谷县民乐镇,每周三不再只是一个普通工作日,更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日、基层民主的实践日。这个小小的“心声驿站”,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创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