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廖智若愚)10月20日,第二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新闻发布会在普洱市思茅区召开。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红斌,亚太森林组织秘书长王春峰,云南省林业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吴春华,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祁海出席发布会,详细介绍论坛筹备情况、活动亮点及首届成果,并答记者问。
据介绍,主题为“加强森林管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第二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普洱市人民政府、亚太森林组织共同主办,将于2025年10月28日至30日在普洱市举行。论坛邀请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林业主管部门、国际组织、林业科研院所、林业院校及企业代表参会,规模超过首届。
本届论坛由主论坛、“普洱日”、分论坛组成。主论坛采取“领导会见+开幕式+高官会”的形式举办。“普洱日”作为第二届亚太林业论坛新增的重要环节,旨在集中呈现普洱市的特色与优势,推动区域合作,助力普洱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论坛期间还将举办林业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分论坛,深化区域林业信息交流、项目对接、政策借鉴和学术交流。
本届论坛将持续发挥普洱“永久会址”的纽带作用,推动亚太森林组织框架下的对话机制常态化、项目合作精准化、人文交流多元化,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亚太地区林业合作,促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让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成果更多惠及区域民众。
据介绍,2023年首届论坛启动“全球森林可持续管理网络”,发布了后续行动计划,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两年来,在亚太森林组织积极推动和相关各方共同努力下,启动了太平洋岛国亚太林业技术培训中心项目,举办了多个国际培训,设立了奖学金,促进青年交流活动蓬勃开展,推动了澜湄高校合作,形成了“跨境培训+产业对接”新的合作模式,使首届论坛后续行动得到很好落实。
据介绍,作为论坛“永久会址”,普洱市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自然保护地面积达421万亩,亚洲象、灰叶猴等珍稀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率先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10种森林经营模式入选省级示范,3种模式被国家林草局采纳;构建林浆纸、林板家居等产业链,2024年林业综合产值同比增长21.9%,林下经济规模达650万亩;建立森林防火智慧云平台,实现连续39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建立国家、州(市)、县(区)行政区域间的联防联治和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形成共治合力。
普洱市政府新闻办主持新闻发布会。人民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环境报》《经济日报》《香港商报》《云南日报》《云南法制报》、普洱市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媒体参加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