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粮”声一片。近年来,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让一片片稻田化作丰收沃野:良田成片、良种扎寨、良法落地、良机轰鸣,绿色防控、数字种田、单产提升协同发力,“望天田”变成“高产田”,“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
普洱网讯(通讯员 赵彪)近日,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雪林乡的山间坡地,一片片旱地优质稻褪去青衫、换上金装,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勾勒出边境佤乡的丰收画卷。
近年来,雪林乡立足山地多、平地少的实际,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大力推广旱地优质稻种植,破解了传统作物产量低、种植技术复杂等难题,让群众在“种好一亩田”中收获满满的增收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产业动能。
为确保产业落地见效,雪林乡构建了“党建+农技+农户”的联动机制,雪林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从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等环节入手,为种植户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并发放播种机。通过“集中培训+现场示范+入户指导”的方式,手把手教会群众拌种、直播、封草等实用技术,有效解决了群众“不会种、种不好”的顾虑。
截至目前,全乡旱地优质稻种植面积达4730亩,平均亩产达360公斤,带动1000余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简单、耐旱抗病,还有技术员全程指导科学种植,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家里粮食吃不完,多余的还能卖到好价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左都村左都大寨种植户魏学军很满意今年的收成。